中国近代史上的“变革、觉醒、探索”是三千年来前所未有的。
林则徐赴虎门销毁鸦片后,1840年6月,中英两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白银外流、自然经济瓦解而告终...同年,《南京条约》也签订了,中国开始成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直到1856~1860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洗劫烧毁了圆明园,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卞兰对历史的自我剖析:在这样的历史事件发生之前,中国一直处于封闭的内循环状态,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封建帝制逐渐走向顶峰,但一旦有外力介入,必然会遭遇降维打击。这种所谓的初步世界格局已经改变,清政府的统治阶级还没有觉醒,但是底层的劳动人民开始觉醒了。
因此,历史车轮中的第一次探索——太平天国运动,达到了中国旧农民运动的顶峰,强烈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的正统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为抗击侵略者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卞兰对历史的自我剖析:此外,在这一探索中,还出现了《天朝天目制》、《子郑新篇》等极具进步性的社会发展纲领。但由于太平天国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第一次来自农民的自我探索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探索来自清政府的自我探索——洋务运动,目标明确,即自强求富。于是建立了现代企业,建立了新的海军和陆军,设置了学校,派出了留学生。这一切告诉国人,中国正如火如荼,但甲午战争中的一场中日海战无疑暴露了一切,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中国持续30多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图: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卞兰对历史的自我剖析:当时亚洲第一超级海军队中国为什么会输给一个小国?对比日本明治维新就能略知一二,逐渐有出息的人也知道这些小修小补无济于事,设备变了,我们的制度腐朽落后。因此,在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支持下,光绪皇帝于6月1898、165438日颁布了“定国事”的敕令,即戊戌。戊戌六公子被杀,光绪皇帝被软禁在瀛台,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第三次探险还是失败了,留下了唯一的历史产物——史静大学堂,这实在是一个遗憾。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第四次探索,辛亥革命的爆发,明确了领导阶级,迫使清帝退位,也就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死亡。同时,孙中山渴望建立共和国,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宪法。但由于时局的复杂和帝国主义的强力干扰和破坏,以及他的革命本身的软弱和妥协,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帝制得以恢复和采用。
(图:新文化运动开幕)
第五次探索——新文化运动的开启,既然制度变了,但中国挨打的局面显然还没有扭转,于是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意识到,要改变的应该是中国人,就是要改变中国人思想中那些封建毒瘤的残余,避免侵蚀。
卞兰对历史的自我剖析:因此,陈独秀领导的《新青年》的出版,开始试图挽救共和制度。儒家的温雅思想虽然可以在“礼”上发挥作用,但是儒家已经不能满足当时政治制度的需要。所以新文化要求废除儒学,提倡除八股以外的白话文,支持民主和科学。但是,这场运动缺乏现实性,是空洞的,不能正确处理资产阶级与中国社会的关系。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北京天安门广场前爆发五四运动。北洋政府残酷镇压后,斗争主力转移,从学生转向工人,运动中心从北京转向上海,把阶级革命变成了群众革命。这场运动不仅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的一批先进分子受到了十月革命新思潮的影响。1921年7月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8月3日,中国在“红船”上诞生,党的名称和纲领确立,是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过程中反复探索的一个最终结果。
卞兰对历史的自我剖析: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充分激荡下,一直在探索和筛选好的制度,但始终没能找到一种能够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制度和思想。马克思主义因其自身的真理而被历史和人民选择是必然的。这是我对“因为三千年未曾发生的巨变而觉醒和探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