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曾庙简介

在曾子故里,嘉祥县城南23公里,风景秀丽的南屋山南麓曾庙,有一个历史悠久、气势磅礴的古建筑群——曾庙。

曾庙,又名曾子庙、宗圣庙,是历代供奉孔子著名高足曾参的专门庙宇。曾寺始建于周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原名“萧中寺”。明九年(公元1444年)重修后,改名为“宗圣寺”。当时重建的曾寺只有三个正殿,一个寝殿,三个东西殿,三把戟。次年,在庙的右侧又建起了三座莱芜后慈庙。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山东巡抚金宏奉命扩建庙制,于郑德九年(公元1514年)完成。明嘉靖、年间,曾庙两度毁于战火。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孙武靖第六十二代曾博士请秦重修。当年9月开工,年底竣工。这次重建奠定了现在的布局和规模。顺治、康熙、乾隆、光绪年间,多次修缮。

曾庙是中国古代非常有代表性的官式建筑群,保留了明代鲜明的建筑风格。曾庙坐北朝南,红墙环绕,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30米,东西宽120米,面积27600平方米。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分为正、左、右三路,* * *进院。有30多座主要建筑和70多座寺庙、亭台楼阁。寺内石碑众多,古柏参天,更显庄严壮观。

曾庙大门外有三个高大的石作坊,都是四柱三柱的石建筑。中间广场为四柱飞升式,饰以一瓶露珠和一声冲天吼,并刻有“宗圣殿”;西坊刻制的《一贯心传》,充满了刚健的楷书字。在钟芳的外面是一座宏伟的影壁墙。

宗圣门是曾寺的南门。为三悬山式建筑,长12.08米,宽8.06米,高7.5米。它有六个门,六个阀门,屋顶是绿色的瓷砖,装饰着亲吻和奔跑的动物。在三个广场和照壁的映衬下,雄伟庄严。

宗胜门第一个进院。庭院两侧,景胜门和于颖门东西相对,均长9.5米,宽6米,高5米,为三开间悬山式建筑。

蓟门是曾寺的第二道门,长11.8m,宽8m,高7m。其建筑形式与宗胜门相同。在古代,宗圣门和蓟门只有在举行重大祭祀活动迎接神灵时才开放。平时到曾庙朝拜的官员,只能从京胜门、和蓟门两侧的角门进出。

宗圣寺,位于中路二院后面,是曾寺的主体建筑。正殿宽七间,全长34米,进深18.85米,重檐九脊,高15.35米。殿宇檐角,雕梁画栋,柠檬下斗拱三步,柠檬上斗拱五步。它繁荣而壮丽。回廊四周,有22根水磨石柱,门前两平雕云龙,其余平雕荷花、牡丹等。,技巧精湛,意境新颖。前有20扇门窗,后有4扇门窗,雕刻成梅花图案,精致美观。顶上青瓦,大脊上游龙蜿蜒,各种姿势的跑兽,接吻,神仙栩栩如生。寺内碉楼画有盘龙,八角藻井内雕有龙珠,势在飞升。寺门上挂着“道教历来”的巨幅牌匾,楷书大字是清朝雍正帝的御书。正殿正中有一座雕有龙凤的神龛,里面供奉着的彩塑像,冠上衣冠,双手捧桂,独具儒者大师风范。两边是他的弟子子思和他的弟子蒙克。

庙前建有平台,高1.5米,东西长18米,南北宽13.8米。它被雕刻的石头栅栏包围着,是祭祀活动的场所。在古代,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东西环位于寺前,东园原供奉弟子杨甫、龚、龚、龚、孟頫的木主。在西方,有快乐、贤惠、童心、孤独、男性、孟子和祥子的木主。

寝殿位于住寺后第三个院落的中间。这是一种五脊山休息风格。它最初是献给曾子和他的妻子杨公的雕像,倒在1966。三圣堂是曾庙东路上的一座建筑,与宗圣殿平行。南门是一个“谨慎而独立的门”,这体现了曾子的说法“因此,君子必须谨慎而独立”。三圣堂是为了纪念曾子的“我一天住三个省”而建的。院内有三个省厅,一个斋戒的住处,一个神龛等建筑,清朝末年倒了。

莱芜后祠是曾庙西路上的一座建筑,与宗圣殿大院平行。这是供奉曾参之父曾点的祠堂。南门是“对门唱”,说的是曾点“浴于释,风舞;“回门”之语。莱芜后祠殿“莱芜后殿”是一座五间歇山式建筑,三牌坊,顶上青瓦。东西长20米,南北宽10米,高8米。大厅里供奉着曾点的彩色雕塑。寺庙前面有一个平台。曾点过去常常睡在寺庙的后面,这座寺庙在早期就倒塌了。殿前的公公庙与东西的崇德庙相对,都是三开间的硬山建筑。包公庙供奉着的长子曾源和他的妻子莱文,崇德庙供奉着的次子曾参和他的妻子严。

中兴阁,位于蓟门左前方,是一座两柠檬的倚山建筑。它是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曾子第六十二代孙增业为保护“重修宗胜殿碑”而建。巨幅的《重修宗圣寺碑》详细描述了明万历七年扩建曾寺和汉博中兴的过程。曾后人称此碑为“中兴碑”,碑亭为“中兴亭”。1966年,石碑亭被毁,1985年恢复石碑。

乾隆御碑亭位于宗圣庙的正前方。乾隆十三年,崇圣旨“宗曾晟子”受褒,派官员到曾庙祭祀曾立世。乾隆御碑原保存在三省会馆。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第六十九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曾毓尊迁寺,建阁保护。碑亭是一个重檐尖阁,覆盖黄色瓷砖和七个拱门。雄伟壮丽,毁于1966。2003年,曾宪梓博士捐赠了修复资金。

涌泉井是曾子第六十九代孙曾毓尊于乾隆四十九年为纪念曾子的“孝心”和其父去世“泪如泉涌”而建。井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用楷书镌刻着“涌泉井”三个大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曾庙的保护工作,设立了保护机构,增加了看守人员。1956、1964年,省政府拨款15万元用于曾庙维修。1981年,省政府拨款12万元,对曾庙城墙及现存建筑门窗进行了修缮,并对门、景胜门进行了修缮。1985年,省政府拨款17万元修缮祠堂。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嘉祥县人民政府建成了通往曾庙和曾林的专用公路。

2000年,曾宪梓先生为生命之殿题写了一块匾。修复后的宗圣殿碑高1.5m,宽1m。龙面浮雕,曾宪梓先生题写的宗圣殿三个楷书字,笔力雄浑,通体镀金,更添大殿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