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统一台湾省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康熙二十年十月,施琅抵达厦门任职。他以为清军只要先拿下台湾省门户澎湖,胜利就有一半了;然后大军压境,“遣官宣朝廷之德义”,台湾省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决定。他秘密派三四个心腹到台湾省和澎湖郑军营“谋反取事”[30];一边整顿军舰装备,一边训练军人。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准备,施琅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以福建水师营“精兵两万余人,战船三百艘”从铜山攻澎湖。

守澎湖的郑军统帅刘国轩,在施琅进攻之前,已经采取了一些防御措施。但他只看到6月台湾省海峡台风多,就武断地认为施琅不会贸然进攻。6月15日,当我得知清军战船直驶澎湖时,我大吃一惊,急忙投入战斗。

关于此时郑军的兵力规模,施琅的说法在以前的著述中经常使用:郑军有士卒2万人,战船200艘,[32]与清军大致相当。其实这个数字是施琅为了向清廷邀功而夸大的,很不准确。

据清初人士林夏说,刘国轩“坐舟十九号,战船六十号”。兵六千人,将帅们分布保卫(澎湖),自交流督”[33]是老乡,目睹了郑三世的兴亡,记载为有据可查。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两个间接证据,这表明夏琳的记录确实是可信的。第一,清初著名史学家全在神道二题给姚启胜的碑文中写道,郑京“逃入台省”时,“兵不足万,船不足百艘”,说明郑的兵力并不多;二、澎湖大战前,施琅部将吴英赠他“五条棍”,说:“船少,而我们船多,就五条船互相攻。不参军者,为游骑兵,或为突击兵,或为援军”[34],可见清军的实力是郑军的数倍。从上面可以看出,澎湖之战,双方兵力大致如下:郑军船70余艘,兵6000人;清军船只300艘,士兵2万多人。

6月16日至18日,清、郑两军激战,互有伤亡。在战斗中,施琅“被一股箭矢所伤”。清军休整三天后,于22日分三路向郑军发起猛烈进攻。施琅一马当先,“扬帆直下”,清军“奋勇作战”[35]。经过七个小时的海上激战,郑军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刘国轩乘船逃回台湾。清军随后占领澎湖三十六岛。

6月23日,郑军在澎湖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台湾省,郑氏集团一片哗然。郑可召集大臣们匆忙商讨对策。会上有两种主张:一是以建中镇黄良海为首的一部分人主张放弃台湾省,逃往吕宋,继续反清运动;第一,以刘国轩为代表的一部分人,认识到“澎湖已失,人所疑也”,认识到“不识时务者为英雄,大势已去,应尽快风平浪静”[36]。在冯希范的支持下,郑可接受了后者的意见,并立即派遣特使前往福建与姚启胜谈判。康熙抓住这个机会,马上下诏给郑,耐心开导他说:“如果你能悔改投降,带领你的伪满官员、军民等等,上岸去,赦免你以前的罪行,还能种下恩典,这样才算万事大吉”[37]

七月初,郑可迅速派密友冯希贵到澎湖讲和,正式表示对清朝的依恋,服从安置。郑克觉等人能够在关键时刻认清形势,做出这一顺应历史潮流的决策,无疑对促进祖国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7月15日,冯希贵等人到达澎湖,并在桌子上投降。石朗把这件事搁到一边。康熙接信,适逢中秋,当场作诗,赞美祖国统一:“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空岛门。是来法院修身的吗?温柔一开始不是武功。除了秋景,羽林在月色下嬉戏。海曙想了很久的苦,从此耕田也一样!”[38]

8月11日,施琅率清军至台湾省。一路上军纪严明,“无乱,民不知兵”[39]。13日到达台湾省,“各乡民众及当地民众纷纷向老师问候”[40]。当全国人民听到台湾省与大陆统一的消息时,更加“欢欣鼓舞”[41]。18日,郑克俭带领冯希范、刘国轩及全体文武官员缴书,封清。

康熙1683年统一台湾省,不仅是清朝的重要事件,在我国历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清中央政府的统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康熙二十三年四月,清政府在台湾省设置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和台湾省、凤山、竹罗三县,划归福建省。同时还有官兵镇守:台湾省有巡抚1名,将官1名,副将军2名,士兵8000人;设澎湖副都督,兵2000。民族团结的形成为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前提。

二是增强了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维护了祖国的独立和安宁。

16世纪,一些欧洲国家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开始海外掠夺。17世纪,俄国扩张主义者利用清军南下。利用黑龙江流域防御空虚,大肆侵占我领土,压榨杀害当地民众。面对俄国的侵略,康熙决定反击,但在台湾省统一之前,难免有掣肘。台湾省统一后,清政府不仅解除了后顾之忧,还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加强黑龙江流域的防御,抵御沙俄的侵略。23年12月,康熙向兵部下达“攻克罗刹”的敕令,下令从郑家兵中挑选部分精壮兵和双层藤牌,以便“速送北京”[46],以加强清军战斗力。这对抗击俄罗斯侵略者的伟大胜利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荷兰殖民者于天启四年(162)入侵台湾省,以台湾省为据点,经常在沿海劫持商船,掠夺财富,不仅给台湾省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破坏了沿海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郑成功收复台湾省后,荷兰殖民者仍图谋先占鸡笼,“攻克厦金”[47],准备重新占领台湾省。因此,清政府统一了台湾省,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也继承了郑成功的未竟事业。正如施琅所指出的,如果台湾省不依附于大陆,那么“无时无刻不在贪婪”的荷兰殖民者就会卷土重来。一旦他们再次来到这里,他们就会“入党,在场外偷窥,接近门口。这是一场灾难。以后沿海省份就难破了。”[48].台湾省回归大陆后,荷兰等殖民者不得不杜绝,台湾省和几个东南沿海省份相安无事近200年。

第三,加强了台湾省与中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几个沿海省份和台湾省的经济文化发展。

清朝初期,为了切断郑成功与沿海几省人民的联系,清政府一度实行海禁,导致沿海地区土地贫瘠,人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台湾省与大陆统一后,清政府于康熙二十三年宣布解禁海禁,招募民众填海造地。此后,背井离乡的人陆续回到家乡。比如福建回乡的农民,“认老亩,凿耕之,一岁贮之,三岁棚之,渐耕至无地”[49]。浙江也是“移步边疆,引得百姓纷纷开荒”[50]康熙四十四年秋、四十六年春,陈两次从北京回到福建老家,亲眼看到沿海地区生产蒸蒸日上,人民“喜归边疆”的景象:“望界外战场或,推粮麦……望良田”。“台湾省不平坦,这是禁地荒地。夷平之后,野茫茫的,变得青黄不接;她家墙的墙复原为雕斗的华堂。”[51]可见,台湾省回归大陆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