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舒在诗歌大会上一举成名。济南历史上有哪些才女?

说起济南历史上的才女,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一代词宗”李清照。这才女不仅婉约,而且瑰丽,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至于李清照的生平和艺术,济南人自然是耳熟能详。

其实除了李清照,古代济南还有很多才女。虽然她们的名气没有李清照那么大,虽然她们在传统的男权视角下鲜为人知,但她们的人生和才华都是历史深处的闪光。

其中,清代黎城人方寿是名副其实的才女。方寿,本名仙芝,是当时浙江巡抚方昂的姐姐。方寿被记载为“擅画花卉,超然物外,妙趣横生,著有《直草》。方寿的诗既有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感,又关注现实的苦难。前者如诗《思念父母》:“秋窗淅淅沥沥,又似思念父母泪。香蕉的声音断断续续传了一夜,让人睡不着。”后者如歌《寄语三嫂》:“糜竺大难住长安,思乡明月。穷无锥,眉总秀,不会错过仙郎。井上归秦德耀管,文章音价归官方。谁知粉部含香情侣,十年依旧冷。"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章丘有一位著名的才女胡·。胡是清初名臣胡适藻的曾孙女,嫁给了文人彭灿。她生活在一个有着悠久诗歌历史的官宦家庭。擅长诗歌和写作,著有《姜云宣诗稿》。晚清吴连洲编著的《绣江诗抄》收录了胡的两首七律诗。其中一首《春晚途中感赋》写道:“悲归鞍落边,模糊一片青天。桃花泪浑成血,柳絮飘衣青烟。连日来,任芳菲一直在憧憬着老年生活,很难再传出悲伤和仇恨的话语。眼看着野喜鹊回香,我知道我要和儿子睡在窝里了。纸上满是哀怨和悲伤,意在送一首诗给伤。”这首诗叙述了我在回娘家的路上所看到的一切。当太阳落山时,诗人坐在马鞍上,双眼茫然。小桃花变成哭泣的眼泪,柳絮飘在衣服上,变成了祭祀用的香烟。满眼芳菲的春日正在逝去,难以用言语表达。诗人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意志,让人落泪。

“清芬末,徐梅带头,品质不容单夸。”

明清时期,济南临猗邢氏是一个文化世家。清中叶的邢顺德,是邢家的才女。

邢顺德从小就聪明睿智。受到爷爷邢景元的疼爱和教育。八九岁时,他就熟悉了经典和历史书籍。邢顺德的才华最早出现在他年轻的时候,在农村以好词好诗闻名。

邢顺德的童年是幸福美好的。除了刺绣,唐诗宋词从不离口。她曾用紫丁香做比喻,“娇小生来姿态优美,夕阳下的天空是那样的婀娜多姿。”她在《玉簪花》一诗中写道:“江南第一花为佳作,玉色纯洁无瑕。清芬末,徐梅带头,素质不自夸。”

邢顺德18岁嫁给陵县秀才康。他们结婚后,夫妻二人一起唱歌,相得益彰。几年后,的父亲康去世了。邢顺德代姑姑打理家务,让康得以继续学业。过度的劳累使女诗人的诗思逐渐减少。邢顺德去世后,他的家人把他的诗收集起来,编成一卷,名为《兰圃诗话草》。

清代中期,济南新城县的于贵秀也是名副其实的才女。于贵秀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弟弟跟着父亲学习,读了很多书。她特别聪明,悟性高,思维敏捷,尤其是写诗。她被世人称为“才女”,著有《无梦轩诗》。

于贵秀17岁嫁给了淄川的张徐婷。据说张当时在私塾读书,反应迟钝,作文也不尽如人意。一天早上,徐婷在图书馆写了一篇作文,很难写成一章。回到家,他挠头搓手,皱眉叹气。桂秀问为什么,朝廷告诉他。桂秀看完标题笑着说:“难为你了!我替你写。”徐婷刚刚吃完午饭,桂秀已经把稿子注销了。读了徐婷的文章后,老师很惊讶,不相信这是徐婷写的。老师得知真相后,叹了口气说:“想不到李清照今天会脱胎换骨!”因此,我强烈主张聘请桂秀为徐婷的老师。于贵秀的《无梦轩诗》早已散佚,传世诗作寥寥无几。在《故国记·张庭叙室》中选了郁的一首诗,题为《山之梦》,诗中说:“青山是蓝的,天上有许多白云。灵茶不允许渔民心胸宽广,但我也曾梦想过。”

清代,济南府齐河县也有一位才女,名叫郝。郝的父亲郝云哲、弟弟郝灿霞、叔叔郝云秀都会写诗。“一门之内,父子,闺阁之子,各可立于联盟之坛,鹤立鸡群,自成一家”,在国际上被誉为“郝四子”。24岁时,郝与祁东县学生结婚,婚后生下一子。没想到厄运接踵而至,四年后丈夫去世,三年后儿子去世。丈夫和儿子的死使郝陷入了异常的悲痛和愤慨之中。

秋艳女士留下了三卷诗集,分别是《轩诗集》、《云诗集》、《t恤诗集》。她以非凡的才华,记录了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邹平先生和王北英先生的诗高度概括了秋艳女士的一生:“愿一个秋艳是个奇怪的姑娘,她将像一条河和一片海。”孤独愤怒的时候在和谁说话,留在人间一首诗。“(来源:汪顺-济南时报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