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曹儒林被指汉奸,为什么真的要签二十一条?

他被指控为汉奸,因为他以丧失主权为代价多次向日本借钱,第二十一条也没有签署。

曹儒林(1877—1966),本名润田,祖籍浙江。民国初年的高级官员,新交通部部长。1877出生于上海。他小时候进了私塾,后来到汉阳铁路学校读书。

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1904年回国参加“经济特科”,被清廷授予主官称号。曹儒林在商务部商务司工作,后来调到外交部。

1965438+2003年8月任袁世凯政府外交部长。1915 1参与了与日本大臣的“二十一条”谈判。1916年4月任交通科长,后任外事科长,任交通银行总理。

1917 65438+10月,他通过Kikuzo Nishihara向日本兴业等银行借款500万日元。1965438+2007年7月任段内阁首席运输官。次年3月,他兼任财务总长,向日本大量借款作为军饷。

1918年秋,丧失山东铁路主权,再次向日本借款。

曹儒林在五四运动中被视为汉奸,因为他数次丧权辱国,向日本大量借债,同时也是“二十一条”谈判的参与者。

1915 18年10月18日,日本驻华大使易拜会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提交21项所需文件,并要求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

之后,日本帝国主义采用威逼利诱的手段,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谈判,企图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无理要求,将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财政置于日本控制之下,被称为中日“二十一条”。中日谈判后,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日第四人民条约》。

但需要注意的是,“二十一条”不能等同于“中日民四条约”。

扩展数据:

1919年5月4日,发生了五四运动,可以称之为改变中国历史的五四运动。时任交通局长的曹儒林怎么也想不到,他和另外两位日本“海归”和陆会成为民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汉奸。

曹儒林25岁游历日本,28岁完成学业。29岁回国参加清朝留学生专考,获得第二名。365,438+0岁,受西太后委派,详细讲解日本宪法。

曹儒林被定义为著名汉奸的起源之一,可以追溯到1905。今年6月165438+10月17日,中日两国全权代表奕劻、高村寿太郎在京举行《东北三省条约》谈判,袁世凯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参加,“日本通”曹儒林作为袁世凯的助手出场。

这次谈判签订的《东三省事务协议》和《补充协议》,实际上是把日本暗中侵吞的利益细化公开化。

1913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曹儒林从顾问变成了外交部副部长,坐上了对日外交的火山口。

1915 18年10月18日,日本提交了一份文件,上面公然印着军舰和枪炮(就是当时称为汉奸的“二十一条”)。

曹儒林在他的回忆录《一个生命的回忆》中描述了这段历史:在这次会议上,我和总经理陆子兴(另一个名字叫陆宗祥)一起努力,做出了搬家前的决定...日本人提出了21条,但参与者不到10个。

第五个丧权辱国的条件,最后被否决撤回。虽然我们不能对会议的结果沾沾自喜,但我和陆总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世人谈论此事而不关注内容,传播错误信息,失去真相。

1965438+2005年5月9日,曹汝霖等人将“二十一条”送到日本公使馆时,曹汝霖也是“心酸,若有亲传表之感”。

人民网-被冤枉的曹儒林:抵制二十一条却被骂汉奸。

百度百科-第21篇

百度百科-曹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