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在哪个时期持续发展?

二战后第一任日本首相吉田茂提出了“重视经济”的发展路线,史称“吉田路线”。此后,历届* * *纷纷效仿。

二战后,世界迎来了冷战。日本作为美国抵御苏联影响的桥头堡,得到了美国巨大的经济援助,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日本重工业复兴,开启了经济奇迹的大门。日本经济的特点包括:合作的制造商、供应商、经销商和银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集团,所以这个集团被称为财阀,财阀往往与政府关系良好。公司和工厂也有强大的企业工会和终身雇佣制来保证员工的利益。这些刺激经济的政策是通过国际贸易和工业部实施的。

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经济全面复苏。1956年,日本制定了“五年电力计划”,建立了电力工业,以油代煤,给耐用消费带来了良好的影响,出现了战后第一次经济发展高潮,被称为神武热潮。[2]

1958之后,政府开始引导企业生产汽车、电视、钢铁等家电产品,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高潮出现,被称为岩手热潮。

当日本成功申办1964夏季奥运会时,日本政府斥资30亿美元建设体育场馆和相关设施,如交通设施和供水系统。日本为东京奥运会直接投资了295亿日元的场馆。间接投资(道路、地铁等交通建设,下水道铺设等。)达到9600亿日元。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再次拉动了经济,被称为奥运热潮。

但奥运会后经济放缓,于是日本政府决定发行战后首次国债来刺激经济。在此期间,许多大企业合并,私家车和彩电迅速普及,日本国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被称为“伊佐野热潮”。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10年间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到26万亿日元,但实际经济增长远超预期。短短六年,全国人均收入达到翻番的计划。日本政府颁布法律法规,保护私营部门,有效管理经济危机,扩大贸易。从朝鲜战争爆发时的1950到1985,日本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