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人节的当代重构及其意义(2)

第三,节日复兴与文化反思:中国情人节的当代重构意义。

中国情人节的当代重构意义重大。可以总结如下:

1.有效地帮助中国情人节摆脱了生存困境,促进了节日的复兴。

中国的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历史悠久。他们是传统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代以来,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传统节日的地位明显下降,中国情人节也面临着生存危机。如果说节日的活跃存在在于处于不同社会地位、承担不同社会角色的社会成员在特定时间和特定情境下对节日习俗的全部或部分实践,或者简而言之,在于社会中一定数量的人把这段时间作为“节日”来度过,那么在20世纪末,七夕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传统节日已经因为节日主体不多而名存实亡。但十几年后的今天,从花店卖花的庞大数据,以及节日还没到,关于七夕活动的通知和宣传就接踵而至的现象,可以看出这个节日的生命力。中国情人节的复兴是显而易见的,它的生存状态已经今非昔比。虽然中国情人节的复兴背后有很多因素,七夕也不是唯一经历复兴过程的传统节日,但毫无疑问,文化重建对扭转中国情人节的命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正是这种重构,使得爱情成为七夕的主题,符合当代人的价值观和社会需求,也因此迅速吸引了众多商人和都市男女的目光,迅速发展壮大了节日的群体。而且这种重建让中国情人节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不仅唤起了许多中老年人对中国情人节的早期记忆,也让人们更加关注一些地方仍然活跃的中国情人节传统习俗,如甘肃的西和、温州的石塘、广州的贺铸,这也促进了中国情人节的当代复兴。

传统节日是一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包括一系列关于谁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规则。传统节日在时间的长河中就像一个生命体,有着自己的生长、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它能生能死。从出生到死亡通常被视为一个传统节日的正常生命过程。中国情人节的转型表明,传统节日的命运其实更复杂:不仅可以活着,还可以从生命中死去,还可以死而复生。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在传承中断后以全新的方式回归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并被他们所遵循、表演和实践。同时,中国情人节的转型表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于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言,外来文化不仅是冲突和抗衡的源头,也是激活本土传统的关键,是传统复兴过程中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文化重建有起死回生、化腐朽为神奇的巨大力量。

2.在中国的节日系统中加入爱情场景,丰富了社会成员的生活内容。

“中国人有爱情,但中国神话里没有爱情。中国有情人,但中国没有情人节。”①中国情人节的文化重构填补了这一空白,凸显了爱情的意义和价值,为当代人提供了一个坦诚表达爱情、寻求浪漫的机会。而围绕爱情主题借用和发明的各种节庆活动,也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成员的生活内容。从一些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感知到2013(公历6月13)中国情人节生活内容的丰富。比如《浪漫经济在七夕早早出击》一文提到:“虽然离七夕还有一段时间,但各路商家已经提前为七夕商机做好了准备&;hellip& amphellip除了传统的花店、蛋糕店、电影院,各大商场、超市的七夕氛围也日益浓厚。lsquo浪漫经济&;rsquo悄悄进攻。”除了巧克力、蛋糕、毛绒玩具等常规礼物,萤火虫、玫瑰香皂、竹简情书等许多创意礼物也很受年轻情侣的欢迎。③再如,北京市通州区于8月9日至8月13举办首届北京七夕,包括“七夕歌会”、“爱情运河”婚庆文化展、“大美运河”七夕传统文化展等17项活动。④七夕当晚7: 07,首都体育馆还上演了一场盛大的“七夕中国2013情歌演唱会”,主办方公开招募的77对情侣参与互动,万余名观众和众多明星见证了爱的表达。⑤

3.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七夕的文化重建中,客观上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反思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七夕的文化重建归功于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其中,专家主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学术角度承担论证工作。商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传统节日往往是消费时间,以盈利为目的的商家总会介入传统节日,繁荣的市场往往成为节日期间动人的风景。一般认为,商家主要是以约定俗成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各种物品来庆祝节日。然而,在中国情人节的转型过程中,商家不仅提供了节日主体所需的商品和服务,还提供了节日活动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指导了节日主题如何庆祝节日和如何花钱。它们通过引导如何消费,产生了人们对特定商品和服务的认同、偏好和需求,也产生了节日活动和文化符号,从而塑造了节日本身。目前,中国情人节实际上已经成为情人节,鲜花、巧克力、红酒、香槟、烛光晚餐、浪漫旅行等。已经成为中国情人节的文化符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花店、巧克力经销商、红酒经销商、餐馆和旅行社等商家比其他行业的商家更积极地以节日的名义推广他们的商品和服务。人是七夕转变的决定性力量。他们基于生活需要和文化自觉参与了七夕的文化重建,不仅包括讨论合法性,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选择确认了七夕的爱情主题。基于追求个性和赢得爱人青睐的目的,他们不断推动七夕节活动的采用和发明。大众传媒则关注舆论,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引发思考,为各种力量的作用提供交流碰撞的平台。总之,学者、民众、商人、媒体等不同利益和目标的社会力量生活在同一个中国文化空间中,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共同创造了七夕乔奇节向情人节转型所必需的文化氛围和空间,促进了这种转型所必需的正当性和主观选择,在中国情人节的文化重构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情人节的文化重构过程并不和谐,在如何给中国情人节改名、是否承认中国情人节为中国情人节等问题上众说纷纭。这些争论影响深远,意义深远。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无”。关于七夕命名的争议,前文已有描述。命名之争显然延续了“还须正名”的思维逻辑。其背后是大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一度衰落的传统节日能够复兴并长久传承的殷切希望,对这一节日将要复兴的国家的设计和理想,以及希望复兴的节日能够应用于世界,传递文化价值,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的美好愿望。中国情人节是否应该被认定为中国的情人节,争议比较大。比如2006年,有学者提出“把七夕当情人节不传统”的观点,引起了很多人的强烈反对,演变成了一个文化事件,引起轩然大波。比如2009年8月14,在腾讯QQ论坛上开了一个帖子让七夕PK情人节。争论中有正反两方,正反方的代表观点是:“我觉得无所谓,与时俱进吧!”牛郎和织女也是爱情的象征。只要有需求有市场,有喜欢这种氛围的人,就不要那么认真。毕竟传统也是人为的!”反对一方的代表观点是:“我认为应该抵制这种崇洋媚外的图谋。七夕最初的内涵不是情人节。如果因为商业利益而改变传统文化,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会逐渐变味!“不管是正面观点还是负面观点,都有很多帖子。例如,正方形11的参数如下:

建国以来,我们不断与外界建立外交关系,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与世界的交流更加密切。随着社会的发展,非主流和西方的思想也大量涌入。既然七夕也能带动市场消费,何乐而不为呢?对于恋人,尤其是中国的恋人来说,不就是又一次创造温馨甜蜜的机会吗?我们不能排斥西方文化,我们需要做的是发扬自己的文化。不关门不造车,勇于沟通。发扬我们的文化。让七夕成为世界性的传统爱情节日。③

反对方3辩称:

我们应该保护现有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牛郎织女的爱情文化”。这是我们祖先的遗产。我们要把历史传承好,需要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是一代一代要做的事情。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增强祖国在世界竞争中的“软实力”,不要让外国佬看笑话。④

这些围绕着中国情人节是否应该向情人节靠拢的帖子,表达了中国普通民众对于如何看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这是公众参与七夕文化重建、文化反思与批判,培养公众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欣赏、文化反思、生活自主的过程。从不同观点的碰撞中,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多元的价值取向,包容差异与坚守国标的共存。我们还看到,这种碰撞和对抗激励和推动着不同观点的持有者对多元文化及其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些思想无疑对中国情人节的未来发展,对所有传统节日的传承,乃至中国文化的当代建设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七夕的文化重构客观上起到了推动全社会文化反思的作用,其实际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七夕。

标签

人有权利过自己想要的假期生活,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目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爱情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族意识正在上升,传统复兴成为大势所趋。中国人民庆祝情人节和他们自己的情人节的要求应该得到充分表达和尊重。七夕向中国情人节的转变,是这种需求的实现,是人们以一定的民族文化意识和包容差异的开放态度进行文化选择的自然结果,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值得珍惜。但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中国情人节文化重建的终结,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而且应该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因为七夕由七夕节向中国情人节转型的文化重构虽然意义重大,但也有缺陷,即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七夕活动形成了遮蔽。

已有2000年历史的中国情人节,在其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早已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习俗和活动,并具有多种多样的地方表现形式。比如至今仍活跃在甘肃西和的乔乔节,就是典型的女儿节。参与者以未婚女生为主。节日历时七天八夜,包括迎乔乔、献乔乔、唱乔乔、跳我妹、拜乔乔、迎水、美餐、画图、送乔乔等一系列仪式,并配以相应的仪式、歌舞。(1)浙江温岭石塘箬山村的七夕是“小人节”。其主要参与者是16岁以下的儿童及其家庭。其主要活动是祭祀七女神,祈求孩子健康成长。②七夕的众多习俗活动及其乡土表达,以及它诗意浪漫的名字“七夕”,具有重要的生活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身份价值,应该有比现在更好的生存空间。换句话说,未来的中国情人节应该是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和更多中国元素(不仅仅是节日时间,还包括节日活动及其文化内涵)的有机融合,可以像情人节、讨巧节甚至小人节一样在更大的空间里共存繁荣。

当前,突破情人节的隐蔽性,实现共生共荣的重要路径是七夕历史记忆的日常化和七夕流行活动的一定程度的普及化。前者是指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措施,使曾经鲜活地存在于文件和头脑中的中国传统情人节的历史记忆回归日常生活,并付诸实践。后者是指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措施,使个别当地人传承和享受的七夕习俗在更大的空间里被更多的人分享和传承。毫无疑问,这两条道路都存在一些障碍。前者需要克服的主要是时代变迁带来的挑战:毕竟历史记忆中的七夕是传统社会的七夕,更多体现的是农业社会的理想和追求,而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工业文明和现代社会。后者需要克服的是空间位移带来的挑战:毕竟,本土的七夕民俗活动是在特定空间中生长发展、与其水土相适应的节日文化,而大众化则意味着将其置于非本土的环境中。这也决定了无论选择哪种路径,都不可能是对中国传统情人节习俗和特定地方七夕习俗的全面复制,而只能是将其作为一种资源,与其他元素重新组合并运用于实践的文化重构过程。

未来中国情人节的重建,仍然需要包括学者在内的多方力量的参与。需要注意的是,学者既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要求人们选择专家学者更喜欢的节日生活和节日方式,但专家学者可以通过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为人们如何庆祝节日提供更多的选择。这是学者的社会责任,也是学者的社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