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不是收藏的主流。原因是什么?

漆艺不是收藏的主流,原因很多。漆艺起源于中国。据《韩非子十件》记载,中国在虞舜时期就开始使用漆器。经过春秋战国两汉元明的发展,漆器工艺在清代达到顶峰。漆器在清朝皇宫中非常受欢迎,在日本也很流行。日本的漆器工艺非常精湛。因为崇尚漆的精神,家家都以拥有一只漆碗为荣,政府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日本,漆艺的传承仍然以家族传承为主,传承了精湛先进的传统工艺,但影响了漆艺的发展速度,目前日本漆艺处于萎缩期。

据了解,古代漆器讲究“百里一刀一漆两漆”。这意味着你要走100英里,在漆树上砍1000次才能得到一两个。在制作过程中,必须经过轮胎、装水、打磨、原漆调整等上百道工序。这个过程以琐碎著称。有20多道大工序,从选料、胚胎成型、装饰到成品,制作和阴干也非常耗时。所以一台设备进厂往往需要几个月,成品需要在阴凉处封存更长时间。

近年来,漆艺在中国逐渐复苏,但仍是少数。“传统工艺离现代还很远。从现代审美的角度来看,它们似乎已经过时了。”叶志豪试图将传统漆器形式和技术的材料方面融入情感元素和时尚元素。他认为推广漆艺最重要的是赢得市场的关注,被市场接受。或许这是一种将漆艺融入日常生活的方式。“人们在使用它之前对它不感兴趣。”

就收藏而言,当代漆艺作品仍然可以说是空白,即使在当代漆艺的国际收藏中,也是寥寥无几。“该系列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叶志豪透露。那么,应该如何收藏漆器来鉴别呢?叶志豪提出,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应以时间来衡量,也不应回归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本质。“目前,一些漆画价格昂贵,因为制作时间长,但很难在市场上得到回应。”在收藏漆器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漆器文化。我们需要回顾历史,理解技术的内涵。其次,艺术家如何运用艺术观念和作品本身的艺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