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谦镇的文化和艺术

最早流入郭谦草原的戏曲是评剧。1934农历五月,花旦牡丹带领20多位艺人来到郭谦镇,在现林业局和郭琦街演出40多天。演出的剧目有《桃花庵》、《王少安捉船》、《珍珠衫》等。当时戏剧是一种民间文化活动,没有文字记载。据口耳相传,这是郭谦草原最早的戏剧活动。1937至193年11,“王切高”(姓名不详)在原郭镇街荣华胡同8号开设“落子园”,请二凤、三凤。他们的演唱形式很简单,没有服装,没有脸谱,每唱一段,演员就下台向观众收钱。1941年春,著名喜剧演员和他的侄女花淑玉来到镇,在卫生福利戏剧音乐部(现四凉店)进行售票演出。表演包括《泼妇骨头》、《黑白会议》、《我妈顶嘴》。1943年,著名的评剧老将小云楼(刘斌)在郭谦镇演出。表演有《捞杀全家》、《捞金龟子》等。由于受到上述流动剧团或演员表演的影响,景阳车店的掌柜,徒弟崔凤友,酱园的厨师王,商号的厨师王长顺,董延庆和于铁,茶馆的老板,经常在业余时间一起唱歌,后来在和刘奎英的教导下,唱、写、读、打都越来越熟练。后来他们成立了业余文化活动组,演出活动更加正规,经常下乡为农民演出。

20世纪50年代,电影业不发达,郭谦镇没有专业电影院,评剧团所属的小剧场成了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场所。这个时候,每到晚上,一场戏都是爆满,有时还会出现白场。据不完全统计,从建团到1956,传统剧目有100多种,堪称盛世。为了加强评剧团的艺术实力,使评剧艺术获得成功,1956年招收了第一批学员,***1,年龄均为16、7岁。这群学生分支都是老演员教的,进步很快。几个月后,他们能够在舞台上表演了。其中吕淑青、苏杰都成长为主角或业务骨干,配合班级教育排演了《可怜女人纪念碑》、《血泪复仇》。1958年9月,创作并上演迷你剧《四号地》。编剧王昌芳。同年参加省展演,获优秀话剧奖。即日起至1965,

1960年,大型蒙古族歌剧《斧头砍小王子》上演。1962,10白城区文教局以郭谦县评剧为试点单位,由全民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部分演员减少。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在“破四旧”的过程中,剧团及其昂贵的服装和道具都着火了,剧团停止了演出。1968年,经县革委会决定,撤销县评剧团。除了少数演员保留了组织“宣传队”外,其余全部被分配转行,被下放,或散居国外。1970年,县革委会成立艺术团,排演革命样板戏《把虎山往外带》,从原评剧团撤回部分演员。1979年,文工团解体,评剧团恢复重建。根据省编委文件精神,50人编制,全民所有制。团长孙,党支部书记韩永宽。1983,房子装修,现有建筑面积830平米,300座小剧场。1989年,根据县委指示,实行招聘组长负责制,经过招投标,招聘孙为组长。经文化局决定,评剧团更名为歌剧团。同年,评剧团安排了“模范党员”专场演出,在城乡演出30余场,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在地区戏剧奖中,冯延昌的二重唱《洪松反婚》获得三等奖。1990<1998年话剧《赖宁》上演,两人翻拍的《略读》和《真假》,分别获得地域创作三等奖和表演二等奖。同年,排练配合“两学一做”宣传专场,在各乡镇巡回演出30余场。1991年,为庆祝千福开发区成立和自治县成立35周年,上演儿童剧《雷锋的童年》。剧团(原名评剧团)成立38年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戏曲表演团体,不仅在服务各民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促进自治县各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宝贵努力,产生了良好影响,特别是在服务农民方面,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