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总产量55年的发展可以分为哪些阶段?
中国粮食总产量在55年的发展过程中可分为5个台阶(即大阶段)和10个小阶段(表1-3)。第一步是1949-1958。9年后,粮食总产量从1132亿斤增加到1977亿斤(有人简称2亿吨),粮食单产从1029斤/hm2增加到65438+。而播种面积从1.995亿hm2增加到1.2761亿hm2,同期人口从5.4亿增加到6.6亿,人均粮食消费量从209kg增加到299kg。这个大阶段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以1952为界。前三年属于恢复性增长,粮食总产量1952达到20世纪上半叶最好水平,后六年是由于政策、科技、投资、面积扩大的综合因素。第二步是1959-1978,历时20年。总产量从近2亿t增加到3亿t,单位面积产量从1549kg/hm2增加到2527kg/hm2。总播种面积基本保持不变。因为同期人口从6.6亿增加到9.63亿,人均粮食占有量只增加了6544。这个大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流浪,灾难和恢复1959-1965,持续增长1966-1971年,1972-1978。第三步是1979-1984,这是以农村改革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绿色革命”的推进,在粮食种植面积6年减少771万hm2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从3048亿kg增加到4073亿kg。每公顷产量从2527公斤增加到3608公斤。虽然同期人口从9.63亿增加到6543.8+0.44亿,但人均粮食占有量从365.438+0.06公斤增加到390公斤。第四步从1985到1999。15年间,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不变,但总产量、单产和人均粮食分别增加到5084亿公斤、4493公斤/公顷和404公斤。这一阶段可分为6年的下降增长(1985-1990)、6年的徘徊增长(1991-1996)和4年的持续高产(1996-65438+)。1999之后,是下跌和恢复性增长的第五阶段。
表1-31949——2004年中国粮食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