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方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中西自然观的历史渊源差异

1.1东方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主客二分”

毫无疑问,东西方的自然观无疑是建立在上述两种观点之上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国,所谓“靠天吃饭”。农业、土地和民生息息相关,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精髓。即人与自然被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命运自然统一。“天”指的是位于人类之外的客观世界,即大自然。“人”是指人类或人类社会。所谓“天人之际”,意在此。中西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有不同的取向。如果说西方强调对立面,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那么中国的哲学则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协调。这里典型的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是崇尚自然,反对干扰自然,追求顺从自然。老子说:“人应随地,地应随天,天应随道,道自然。”认为人、地、天统一于“道”,“道”是自然的,所以人要顺应自然,不要刻意而为。老子反对人为,所以鄙视知识和技能。老子自然观的中心是“兼收并蓄”,返朴归真是他的理想境界。而庄子则赞美自然的伟大,怜悯人类的渺小。《庄子外篇》说:“有天的地方,就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累者,累也,人道也。”天道尊,人道累。庄子主张“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即不以人力改变自然,这与近代欧洲的自然观大相径庭。庄子认为,真正有修养的圣人,并不参与自然的造化过程,而是顺从自然,任意而死。这就是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如果他坚持做一件事,最后一定会有不好的结果。道家的天人合一论是消极无为的。在天人关系中,尊天抑人是显而易见的。但庄子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主张天人合一,说明其消极无为的思想中有许多合理的因素。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比道家积极得多。道家的天人合一理论完全取消了人的能动性,对自然无所作为。儒家的天人合一论虽然也是以天为基础,但并不否认人的独立存在,而是主张积极有为,“天强君子自强不息”,以入世的积极态度追求天人相通,以达到天人协调、和谐一致。孟子提出:“尽力者,自知其性;知其性,即知其天。“认为人与天相连,人的善是与生俱来的。知己之善,则能知天,人与天地万物是统一的整体。他要求通过对主体内心和本质的探索,达到“与世上下”的境界。北宋张载提出了气一元论的思想。宋代程认为,人与世界是一体的,“没有必要在一起说话”。宋明理学代表朱说:“理也是形而上之道,生物也是基础。"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说:"天地万物与人为一,其开悟的本质是人心。“他们都是从人伦的道德意义上阐述天人合一的思想,将其作为一种人生哲学,追求一种道德的内在超越,实现天道、天理、人性的和谐统一。然而,从这一人际关系的道德意义理论中,我们仍可窥见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合理观点。当然,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是用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就能实现的。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自然一直有一种神秘感,很少提到认识和改造自然,而多是基于对人类自我内在主体的探索。圣人通过弘扬主体心中至高无上的阳刚之气,认为自己可以实现与天地的合一。

所谓主客二分,是指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人与自然的二分。在西方思想界,主客二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古希腊哲学中,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自然是一体的。笛卡尔开创了“主客二分”的哲学主导原则,创立了完全不同于古希腊的新哲学体系。在笛卡尔看来,有两种实体:一种是灵魂或心灵、精神和自我(这些概念与他同义),其本质是能够无外延地思考;另一种是物质实体,包括人体,其本质是广延的,不会思考。这两个实体不仅本质不同,而且功能和属性也不同。这样,笛卡尔就把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对立起来了,西方哲学的二元论思想由此开始。

当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一分为二时,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必然产生一个问题,即主体如何进入客体并认识客体?精神如何能把握或认识本质上非精神的本质?

弗朗西斯·培根极力主张发展自然科学。他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是一体的”;“人类的力量之路和人类的知识之路是接近的,几乎是相同的”,它鼓励人们发展科学技术,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建立人类对自然的统治。在康德哲学中,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被视为一种立法关系:“人为的自然立法”,“自然的最高立法必须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即存在于我们的理性中。我们不必借助经验去寻找自然的普遍规律,相反,我们必须根据自然的普遍规律,从我们的感性和理性中的经验的可能条件中去寻找自然”。他认为人与外部自然的关系是自主的和动态的,尽管唯物主义者认为意识不能决定物质。黑格尔以极其乐观的笔调写道:“无论自然对人施加和使用什么力量——寒冷、猛兽、火和水,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方法,他们会从自然本身获得这些手段,利用自然来对付自然本身。”。费尔巴哈将神学融入了人学。在他看来,人类可以征服一切,获得任何需要的财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过去所向往的,现在都可以得到;现在得不到的,以后总可以得到。

概括起来,现代西方自然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客体分裂。认为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是两个根本不同的领域,由此引出主体如何认识客体、人类如何征服与自身不同的自然的问题。第二,宣扬人类理性至上或者自然科学万能。认为人类依靠科学和理性具有无限的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然只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虽然具体的个人力量是有限的,但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在改变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今天克服不了的困难,将来会被克服。

1.2中西方自然观差异的原因

地理环境影响自然观

我国中部是长江、黄河灌溉的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农业种植。定居中国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农耕民族。只要他们尊重季节气候的变化,按时播种和收获,就能丰衣足食。周边环境不利于异质人口的大规模繁衍,因此无法与中原的“人口霸权”抗衡。即使出现帝国王朝更迭或者异族入侵,也不用担心被周围的异质人口和异质文化同化。中国人对这种自然环境相当满意,所以他们形成了崇拜自然、臣服于自然的观念。在中国,偶尔发生自然灾害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向神灵祈祷,而不是与神灵抗争。这里的神是人们心目中自然的代表。由于中国通常天气良好,灾难通常会很快过去。这时,人们会认为自己的祈祷得到了回报,进一步促成了这种自然观的形成。出于对自然的崇拜,中国人会在各个方面处处模仿自然。

欧洲的自然环境要差很多。首先,欧洲平原少,山地多。其次,欧洲气候寒冷。直到2万年前第四纪冰期开始变暖,欧洲大陆才被冰雪覆盖。在这样的环境下,别说种地,就连畜牧业都很艰难。所以定居欧洲的人类主要是狩猎民主。在他们心目中,自然很容易体现在每一只羊、鹿、狼或豹身上。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如果你想生存,你必须与自然抗争并取得胜利。任何对自然的祈祷都不会得到回报。第三,欧洲的气候大部分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而温带海洋性气候仅限于英国和北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是欧洲文化思想的发源地。希腊的地中海气候和德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欧洲哲学的代表,使得这些地区夏季热量丰富,但极其干燥,冬季多雨,热量不足。这些国家从来都不是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第四,欧洲虽然平原占多数,但是山脉很多,无论是巴尔干半岛的山脉,还是阿尔卑斯山脉,都把欧洲分成了一个个小平原。这些导致各城邦借助周边山地自卫,但由于腹地和人口限制,都无法迅速崛起。拿破仑的失败和意大利统一的艰难,无疑说明了欧洲统一的巨大难度。这样,不同的客观自然造就了完全不同的自然观。欧洲人的自然观中有一些相互矛盾的观点。一方面是对自然的恐惧。这种观念以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基督徒相信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是人类永远无法改变甚至无法认知的。另一方面,恶劣的自然环境也在欧洲人心中种下了人与自然格格不入的观念,培养了欧洲人积极进取、争强好胜的欲望。既然自然是强大而恐怖的,是与人类对立的,那么人类对自然的一切改造都是光荣的。

1.2.2暗示和宣传

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的思想不同,但也造成了人的性格不同。很多时候,思想是由性格和表达慢慢沉淀下来的。所以一个民族的性格可能更能说明一个文明的特征。

有一部BBC的纪录片《艺术如何创造世界》,讲的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发展。作为欧洲文明的鼻祖,古希腊人认为诸神拥有完美的身体,因此在雕刻雕像时总是力求逼真地再现完美的人体。中国人追求一种默契。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在介绍什么是好画时说:“在相似和相异之间,相似是媚俗,相异是欺世。”意思是说,一幅好画一定是在喜欢和不喜欢之间,太喜欢和太不喜欢之间。与古希腊相比,中国缺乏对自然事物的详细描述。同样,在自然规律的可表达性方面,古代中国是不明确的,追求模糊性。最好的例子就是道可以说是超凡脱俗,对自然规律的描写往往突出其神秘性,缺乏客观性。而古希腊在这方面是明确的,追求自然规律是肯定的。像阿基米德和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哲学家希望用简短的语言描述那些宽泛的定律。

中国地理环境的封闭性,注定了其在“久别又久别”的循环中涅槃重生的命运。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世界是一个大循环的自然观,觉得道自古就有,是“非凡”的,没有必要去寻找和研究。北方游牧民族时断时续的入侵,也让中华文明一直处于三进两步的状态。创新是不能继承的,也就意味着没有创新,南导车这种技术的失传就可以证明。千百年来,中原就像墨汁渗入宣纸一样,逐渐在其周围开辟新的疆域,传播人口。中原的传统、秩序、技术、经验,完全可以移植到有血缘、家族关系的边缘领地。旧的经验和知识可以在新的环境中应用,只要它们在边际上是灵活的。这条路熟悉了几千年,传统和权威被反复强化,制度创新很少。所谓“天不变,道不变。”中国人讲究尊卑,说话含蓄,很少争论,这也是中国人喜欢向古人求教的原因。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只要你在孔子的话里找到一句能证明你观点的话,你的观点就是正确的。

欧洲的社会形态是城邦民主制,公民有权通过公开辩论追求真善美,很少有限制和禁区。在提倡以理服人,不接受未经证实的“绝对权威”的环境下,欧洲哲学家可以自由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至于后来被打压的布鲁诺、哥白尼、伽利略等人,更多的是因为对统治和精神控制的客观要求而被打压,与思想解放没有太多必然联系。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理论都是流传下来的,至少没有被烧掉埋葬儒学)。与中国是乡村社会不同,欧洲的社会基础是手工业和商业。外贸机会不仅带来了生存所需的各种物资,也保证了信息和知识的畅通。居民因为内心的逐利冲动,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敏感好奇,见多识广,乐于标新立异。贸易带来的巨额利润的诱惑,使得欧洲人绞尽脑汁发明新的工具,寻找新的途径在海外寻找新的贸易,或者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地寻找新的贸易市场。面对危险的海洋、陌生的土地和异质的文明,欧洲人被迫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寻求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征服未知的世界。

1.2.3知识负责人决定自然的民主观。

自古以来,中国的皇帝都以天子自居,天下之大,难道是王民,一寸土地之滨,难道是王土?人的意识中奴役的根深蒂固的原因是人不掌管知识,这也是中国的帝国自然观和欧洲的民主自然观的本质因素。在近代中国,推广简化字时,遭到旧知识分子的坚决反对,他们害怕失去书写的特权。繁体字的难度使得中国古代知识被少数人垄断,大平原的存在使得相对无知的人口迅速繁衍,于是少数精英总能操纵无知的群众,维护至高无上的皇权作为社会的稳定。这也是自古以来几乎所有朝代都奉行愚民政策的原因,也是中国古代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良策。

在古代欧洲,拼音的使用使得知识不再被特权阶层垄断。所有具有知识和意识的公民与王权和贵族之间的对抗在欧洲社会中产生了一种民主的自然观。

从东西方文明对星空的解读中,可以窥见民主与君主制的自然观。中国古代的星空是中央集权的社会特征的反映,在天文解释体系中尤为有序,包括二十八星和北斗魏紫宫。在古代欧洲对天象的解释中,各种星座的神话和天文故事反映了希腊自由城邦的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