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知识与防治工作的构成

今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2个“碘缺乏病防治日”。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碘是影响智力发育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缺碘甚至残疾。我市虽然地处沿海,但历史资料和我市水碘调查结果表明,我市在外环境上属于缺碘地区(水中碘含量中位数为7.35微克/升)。因此,多年来,我市一直实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的政策。2012,12年3月5日,我市实施盐碘含量新标准(25 mg/kg 30%)。市民应该如何补碘?哪些人不适合补碘?昨天,市疾控中心专家给出建议,提醒市民科学补碘。如少数甲亢、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不宜食用碘盐。孕妇母乳碘营养下降。青岛市疾控中心每年密切监测我市居民碘盐食用量和碘营养状况。2014年我市碘缺乏病监测数据显示,居民户碘盐覆盖率为96.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64%,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06.5μg/L,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66.1μg/L,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为96.64%。监测数据显示,自食用新标准碘盐以来,我市居民碘摄入量总体适宜。但孕妇和乳母的碘营养呈逐年下降趋势,处于较低的适宜值水平。沿海地区的人多吃海鲜,为什么还要吃碘盐?专家表示,2009年,卫生部对福建、上海、浙江、辽宁等四省(市)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摄入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沿海地区居民食用海带、紫菜、海鱼等富碘食物的频率和消费量都很低,居民从这类食物中摄入碘的比例也相应较低。在不考虑沿海地区烹饪损失的情况下,膳食中84.2%的碘来自碘盐,只有13.1%来自各种食物(包括海带、紫菜、海鱼,占2.1%),2.7%来自饮用水。如果食用非碘盐,97%以上的居民碘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居民碘缺乏风险很大。因此,沿海地区的居民也需要普及碘盐,以保证他们的碘摄入量,并进一步降低碘缺乏的风险。为什么自然环境缺碘?为什么自然环境缺碘?对于这个问题,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自然环境缺碘是指土壤和水中缺碘。自然环境缺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第四纪冰期,由于冰川融化和冰水侵蚀,大量富含碘的成熟土壤被冲走。而岩石形成的新土壤碘含量只有原来成熟土壤的四分之一,导致世界大部分地区缺乏环境碘,也是自然环境缺碘的主要原因。二是洪水导致部分地区土壤中的碘随土壤一起被冲走,加重了碘缺乏症。第三,生态因素。由于植被的破坏,土壤表层被风、沙、雨、河流带走,导致土壤表层裸露,造成淋溶,碘大量流失,这在山区更为明显。不同人群碘的推荐摄入量是多少?答:0-3岁是每人每天50微克;4-10岁为每人每天90微克;11-13岁为每人每天120微克;14岁是每人每天150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人每天250微克。碘缺乏病只发生在农村吗?城市人也缺碘吗?专家说,碘缺乏病不仅发生在农村,也发生在城市。1995年全国10大城市学龄儿童碘营养调查结果显示,5个城市儿童尿碘中位数低于100 μ g/L,最低仅为57.0 μ g/L,处于碘缺乏水平。7个城市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5%以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来补充碘?补碘措施主要包括加碘盐、碘制剂和富碘食品。中国防治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是普及碘盐。此外,在交通不便、居住分散、非碘盐影响严重、碘盐措施落实不力的地区,可采用碘化油或碘片作为替代或辅助措施。主要适用对象为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此措施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也可以通过食用海带、紫菜、贝类等富含碘的食物来补充碘。问题:坚持食用碘盐消除碘缺乏病后,还需要继续食用碘盐吗?答:目前,我国虽然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但碘缺乏病的危害是自然环境中的碘缺乏病造成的,自然环境中的碘缺乏病是无法改变的。如果我们不吃加碘盐,人们就会因为缺碘而患缺碘症。为此,我们必须坚持食用碘盐。居民如何正确购买和使用碘盐?答:(1)碘盐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碘盐必须有包装,有碘盐标志,购买时要有明确标识。(2)购买的碘盐应妥善保存。碘盐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吸潮,远离炉灶存放,避免高温影响。居民可以买小包装的碘盐,存放时间不要太长,可以边吃边买。(3)为防止碘流失,烹调时不宜过早放碘盐,而应在食物快熟时放,以免用碘盐炸锅,长时间炖煮,以免碘因加热失灵而失去补碘功能。哪些人不应该吃碘盐?答:少数甲亢、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患者。不得因治疗需要而吃碘盐或少吃。生活在高碘地区的居民,每天都从食物和饮水中接受了高剂量的碘,这部分人群不应该食用碘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