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是哪个省市?

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

太和县(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

简介

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古称商辂、邢丘、秋霖。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南端,阜阳和亳州之间。总面积1822平方公里。

截至2016,太和县辖29镇2乡,总常住人口1415000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1.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8.9亿元。第三产业结构为23.4: 44.1: 32.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4963元。

太和县是中国书画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医药集散地、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和中国桔梗生产加工基地。

历史的发展

太和在古代是禹州的地盘。

春秋时期,它属于宋国,被命名为商辂,也被称为邢丘和徐秋。宋国曾在此与齐国、楚国结盟,称为商辂联盟。

战国时期属魏国。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处”,就是太和的意思。之后又回到了楚国。

秦统一后,建立信阳郡,隶属颍川郡。

西汉置昔阳、乐昌及其新婚妻子宋,属汝南郡。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益封夏侯婴昔阳千户。高二年(前182),赵王张敖子寿被封为乐昌侯。宣帝节四年(前66年),外戚王武被封为乐昌侯。

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35年),陈尊,陈朋子,封为昔阳侯。建武十七年(41),郭亮以战功被封为新婚妻子。张开国第四年(79年),将后朝赐与新婚妻子。

三国属魏,弃宋公国为宋郡。荆楚二年(238),属谯郡。

西晋弃晴日。金武帝二年(266),宋县改为汝阴县。宋、齐属西汝阴郡。

北魏时期(477-499),废弃于宋县。梁位于陈留县。

隋改陈为郡。

唐贞观元年(627年),杨颖被废,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设白螭镇(今原城墙)。

宋开宝六年(973),万寿县设在汝阴县白螭镇,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改称太和县,迁至沙河北岸(今旧县城)。绍兴最后落金。吴金,回到宋朝。

元二年(1265),太和入颍州。大德八年(1304),恢复郡,“太”改为“太”。县衙迁到此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属南京凤阳府颍州。

清雍正二年(1724),改为亳州。雍正十三年(1735),颍州升府,复为颍州府。

民国元年(1912),撤销颍州府,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属槐泗路,后改为安徽省第七行政监察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解放战争开始,北有芦蒿台县,东北有阜北县。

1948全境解放。太和县成立。1949属于皖北行署阜阳地区。1951年属于安徽省阜阳地区。1959 65438+10月与界首合并为头台县。同年四月,恢复太和郡。

行政区划

1,除法进化

民国初年实行区保制,太和县划分为区(按号取品名)和97保。

民国二十七年(1938)实行区、乡、保、甲制,县设3区、34乡(镇)、478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区划调整,34个乡(镇)改为30个乡(镇),包括西洋乡、赵四乡、王杲乡、关集乡、三塔乡、竹园湖乡、龙里乡、光禄乡、龙泰乡、姬胡乡、黑湖乡、乔奇乡。

1949新中国成立于10年6月,改为区、乡、行政村建制,区10,乡139。10区域为:城关、慈姑、李星、黄水、板皇、赵庙、洪山、光武、大新、袁强。

1950,3月新增双福乡,5月新增关集区。富阳被划入公基区和长春区的赵丽、王莹、曹丽、长春四个乡镇。

7月1952,撤销税黄区,增加税镇、大黄、长春、三塔、清涧、泥丘、旧县。至此,太和县已设立19区。

1953年8月,广武、芦村、大黄、季良等区乡纳入界首县。

1956年,太和县合并为9个区,1镇(城关镇),64个乡。1957年3月撤区并乡,太和县64个乡合并为45个乡。1958年1月,疏散区域全部恢复。

9月,太和县9区1958、1镇、45乡改为11人民公社。1960+02新增红山公社。太和县有李星、袁强、大新、泥丘、双福、关集、公基、汾台、赵庙、旧县、城关、红山6个公社12个。

1961年8月,农村人民公社规模缩小,太和县12公社改为12区,成立71公社。

1969年3月撤区并市,太和县设20个公社。到目前为止,太和县有33个公社。

1979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区制。太和县设立13区(镇)。同年65438+2月新增公基区和蔡庙区。

1983年5月,人民公社改为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1985年,太和县由15个区(镇)、75个乡、5个乡级镇组成。

1986年5月,增设区,辖皮条孙镇。到目前为止,太和县共有15个区(镇),75个乡,5个乡镇,3个街道。1992年,太和县撤销所辖15区(镇)、乡(镇),重新设立所辖20个镇、11乡。65438至0994,县经济开发区变更为安徽太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8 65438+10月,桑营撤乡设镇。九月,五星撤乡设镇。1999 65438+二月,高庙撤乡设镇。2001,10,双庙、阮桥撤乡设镇。2003年3月,大庙撤乡并镇。2006年9月,进行了村级区划调整。太和县村级组织数量由804个(行政村787个,社区17个)调整为311个,其中行政村292个,社区19个。2007年新增1个社区,2008年新增2个行政村。到目前为止,太和县共有314个村级组织。[4]?

2.分区现状

截至2016年底,太和县辖城关镇、旧县镇、水镇镇、皮条孙镇、袁强镇、泥丘镇、李星镇、大新镇、小口镇、关集镇、三塔镇、双福镇、蔡庙镇、唐三镇、庙老集镇、赵庙镇、公基镇、坟地29个镇。太和县政府驻城关镇。

地理环境

1,位置和区域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东与杨过、利辛接壤,南接阜阳,西接界首,西南接临泉,北接亳州市谯城区,西北与河南省郸城县接壤。全县位于东经115 25′―115 55′和北纬33° 04′―33° 35′之间,总面积1822平方公里。东南距丰台、淮南至合肥224公里,西北距淮阳、西华至郑州307公里。东至金浦路至蚌埠209公里,西至平汉路漯河210公里。太和县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60公里。

2.地质结构

泰和县地层在0-40米深度内为全新统,40米以下为更新统。上更新统顶部岩性为青黄色杂色亚粘土,颜色杂乱坚硬,干燥后坚硬,切面光滑,有铁锰结核和钙质结核及裂隙,但不发育。新系统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全新统下段顶板埋深18-24m,厚度约20m。顶部为灰黑色、紫灰色亚粘土,密实,干燥后坚硬,颗粒细小,稍有滑感,裂隙不发育,含较多腐殖质,可能为风化壳。该层是全新统下段的标志层。单层厚度4-8m,部分地区大于10m,向东南方向较薄,仅2m左右。中部变为灰黄色粘质粉土或粉砂,厚约4m,向南增厚6-8m。一般层数多,沉积不稳定,多为粉、亚砂、亚粘土薄层互层。分选性差,在粘质粉土中含有钙质结核,是全新世与更新世的界线标志层。

3.地形学

太和县位于淮北淤地平原西北部,自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以来,从黄河多次向西泛滥淤积开始,以黄河滩地为主要地貌类型。境内地势平坦,西北高(海拔36.05米),东南低(海拔30.5米),高差5.55米,自然坡度1/10000至1/7000。按地貌成因分类,可分为剥蚀堆积河平原和最新洪泛区。侵蚀堆积的河间平原在河间地区广泛分布,由青黄色杂色亚粘土组成,顶部为50 cm左右的黑色风化壳。地表平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青黄色杂色壤土受侵蚀明显,沿裂隙呈棱柱状脱落。被侵蚀的壤土碎片堆积在附近或被再次移动到别处。

4.气候特征

泰和县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按照中国的自然区划,气候分为东部季风温带和半湿润区,接近北亚热带气候,本质上是两种气候的缓冲带。其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但由于处于两种气候的缓冲地带,天气往往多变,低温、连阴雨、干旱、渍涝、冰雹、霜冻、大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出现,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温度:年平均14.9℃。65438+10月最冷,平均0.7℃,7月最热,平均27.9℃,年温差27.2℃。1959至1985的极端最高温度为40.8℃。极端最低温度为-21.3℃,最大最小温差为62.1℃。太和县1959至1985,最低气温连续五年低于-20℃,最高气温连续五年在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