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代关于“和谐”精神的经典论述。

论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

和谐作为中国社会悠久而珍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追求,蕴含着我们祖先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哲学智慧,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目标。“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个流派,并积淀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核心。它不仅闪烁着东方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取向,而且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含义

从《尚书》、《周立》到《说文解字》,“和”字指的是音乐的和谐和幼苗的生长,后人将其引申为各种事物的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和有序有序发展。

“和谐社会”是人们普遍向往和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其基本内涵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要求“和睦相处”;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从众济公”;在各种文明的关系上,主张“善于理解能力”,“和而不同”。

第二,和谐的社会模式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共同追求和理想境界。道家的“小国寡民”,主张无欲、无为、不争;墨家的“爱是平等的”主张兼爱不攻,尚同和尚贤;法家的“富国强兵”主张法治,讲求实效;佛教的“善地净土”强调同体共生和仁爱,是理想和谐社会模式的不同表述。但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所描述的“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理想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时,比欧洲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还要早两千年。在《礼记》中,李云说:“大道之行也,为公也。选贤任能,信任重修旧好,故人不只是亲人,也不只是儿子儿子,让老人有个归宿,强壮有用,年轻人有自己的长处,孤寡、孤独、被遗弃、生病的人都能得到赡养。男人有积分,女人有回报。如果货弃于地,没必要藏在自己身上;你不必为自己而做。故求闭,盗贼而不为,不昌,故谓大同不闭。”东汉郑玄解释说:“和也,和也。”。所以“大同”就是“大同”和“和平”,也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太平盛世。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和谐共生理想,经过几千年各种思想的融合,已经成为一套以“和”为核心,兼顾多样性、和谐有序、包容开放的哲学伦理体系。

虽然古代人在农业文明时期的和谐社会观有历史局限性,但“大同社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不仅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为此不懈努力,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时,为了便于人们理解和响应,都把西方社会主义比作中国的“大同社会”。正如汤因比所说,人类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科技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度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阵营,所以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和谐。

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1,人与自然的和谐

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而不是天人对立。其经典论述是老子:“人要遵循地之法,地之法,天之法,自然之法”。它强调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说文解字》说:“天,从一,从大”。“田”字是甲骨文中的一个人形,上面的人叫田。对“天”的态度,也是对宇宙的态度。“天”最初是自然崇拜的对象,后来成为至高无上的神。而国王是众神的代表,是众神赋予了他统治世界的权力。所谓“天地之变,圣人之效”。

钱穆说:“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归宿”。天人合一代表了中国的人文精神,就是追求天人合一。儒家认为“天地万物皆生”,人和万物都是自然产物,主张“关心人,热爱物”,从自己和他人,从人和物,把“仁”的精神延伸到宇宙万物。道教把自然规律作为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更高尚。佛教认为万物都是“佛性”的不同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都有生存权。所有的学校都认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

中国古代哲学家根据“天人合一”的理念,要求对自然界的万物采取善良友好的态度,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孔子提出“钓鱼无纲,游弋无宿”(《论语》),主张钓鱼只用鱼竿,反对射宿一夜的鸟。史书中记载的“三面开网”、“史记三书”、“李哥端居”(论官话鲁语《李哥端居匡君》)等典故,也反映了古人善待自然界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深刻体现了生态智慧与“王道政治”的完美结合。孟子曰:“不逆农时,五谷不能胜粮。”不算的话,鱼和甲鱼都不能吃。斧金及时入山,木木不能用。谷与鱼龟不能搏食,木与木不能搏用,使人失去生命,无怨无悔。生而死无悔,王者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存、发展和社会福祉的基础,也就是所谓的“王道之始”。

2.人与社会的和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社会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政治和谐。做“王”,就是“保民为王”。“王道”的核心在于“以德治国”和“以仁治国”。“仁政”的核心在于孟子所说的民本。中国古代很多政治家都有朴素的民本思想,而一些开明的封建君主却能清醒地认识并妥善处理君民关系,努力实现君民和谐。比如,唐太宗把民与君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了避免“翻船”的悲剧,他反复强调“救民”的思想,主张“君若能静,民不可乐”(贞观显贵,唐太宗问方政治等。),并尽量避免铺张浪费和简单,以及轻佻。

第二,经济和谐。儒家要“先富起来,再教”百姓。孟子说:“有恒常收入者有恒心,无恒常收入者无恒心”,即人要有固定收入,社会才能稳定和谐。特别是儒家反对“富人连楼,穷人无立足之地”的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第三,文化和谐。弘扬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在于大中华需要一种包容的主导意识形态,多元性在于各种思想可以在此基础上相互交流和抗衡。从先秦诸子百家,经过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到清代朴学,以儒家文化为基础,诸子百家、民间信仰相互激荡,成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实现了“以儒治国,以道养身,以佛养心”,是“和而不同”内在精神的体现。

3.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我们倡导宽容和生命,营造和谐的环境,追求以和谐为主题的和谐社会。其中,儒家伦理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最大。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就是善于与人交往,慷慨和谐。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不和。”。他还说:“君子悔而不战,群不归党。”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还提出:“老人老了,年轻人年轻了,年轻人也年轻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礼、容、信、敏、利、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类和谐、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

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反对社会冲突。老子描绘的是一个人无欲无求无争,和睦相处,人人都愿意吃饱穿暖,安居乐业,享受风俗的理想社会。老子提出:“天道,损有余而力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谁能绰绰有余的服务世界,唯有道?“老子的‘无欲’、‘无为’、‘无争’、‘无奢、无泰’、‘知止’、‘知足’等思想,总是要求人们效法天道,达到相对平衡。古人设想的大同社会作为一种崇高的理想境界,一直引导着有志之士追求以人际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目标。

和谐人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要创造一个宽厚和谐的人际环境。他的“仁”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欲立则立,欲达则达”;一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世界各大文化和宗教中都有相同的表述,被公认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具有普世价值。孔子还强调“和”是君子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儒家将“和”的道德原则制度化,使之成为可操作的“礼”。“音乐,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秩序也”(《岳越吉论》)。“礼”的作用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来实现社会和谐,这就是“礼之用,和为贵”

4.人与自身的和谐

儒家虽然不提倡禁欲主义,但一直强调要通过义、诚、修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尤其是因为人有道德。所以孔子以“仁”为主,提倡温柔、善良、礼貌、节俭、仁、义、礼、智、信等表现。他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习的基础,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道教还主张人的身心和谐可以通过谦和无为的方式来实现,并主张“重要的是磨砺他们的锐气,解决他们的争端,与他们的光和谐,分享他们的尘埃”。有了和谐的人格,我们才能摆脱自我束缚,以开放的心态和偏执的心态看待一切。佛教讲求来世,试图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进入一种理解的状态,实现自我与身体的和谐。

在身心关系上,孔子主张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淡泊的态度。

第一,正确处理理智与欲望的关系。孔子说:“富而贵是人之所欲……贫而贱是人之所恨”。但孔子也强调“富而贵,不按其道,则无处”,“不义而富而贵,于我如浮云”。也就是说,孔子承认人的正常欲望,但反对把满足欲望作为首要的、唯一的行为出发点。无论是致富还是弃贫,都应该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方法去获取,而不是肆无忌惮的贪婪。

二是正确处理贫困与达成的关系。子曰:“天下有道,则见之;没有办法,就把你藏起来。”。国家有好办法,穷凶极恶,可耻;国家没有办法,富而贵,可耻。“这意味着,当世界上有一种方式,我们应该大力去做。如果我们做得不好,这是一种耻辱。天下没有路的时候,就应该隐居起来。如果你失去了原则,随波逐流,那也是一种耻辱。这一思想被孟子发展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三是正确处理外在认同与内在品质的关系。在孔子时期,圣君分裂,即内圣人格和外王人格不再统一,人的政治认同和道德认同分裂。在如何达到身心和谐的问题上,孔子更注重“为人”的思想,这表明孔子高举自觉,强调主动靠自己”就是靠自己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了“仁”的自觉,就会有“仁”的主动,有了“仁”的自觉和主动,“我要仁。"

5.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和谐世界

在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各民族和谐共处,和睦相处。《尚书·要典》说,“民表忠苏,团结各民族”;《易经甘瓜》说:“第一俗是咸宁。”也就是说,它提倡所有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和谐共处。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说“人若离你远,你来了就修德,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动辄诉诸武力。孟子提出“仁者无敌”,主张“以德服人”,主张王道,反对霸权。王道是霸权的对立面,是以武力为后盾处理国内国际关系;王导以和平为手段,通过建立互信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礼记》中“以中国为一人,天下为一家”的思想,就是要超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倡导“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强服人”的霸权。《左传》写道“八年九王之和,如和之乐。”古代中国作为“文明共同体”,主张用和平、公正、文明的手段解决国际争端,这才是真正的世界主义。

第四,和谐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善于从矛盾的事物中寻找有利于化解矛盾、消除分歧的积极因素,强调“和为贵”、“求同存异”是处理矛盾或冲突的最佳方式和最高准则。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强调“修身”,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谐相处。因此,他们强调每个人都必须处理好好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质追求的关系,谋求个人利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努力实现身心和谐和义利统一。比如,倡导“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贵不能屈”的人格修养,以及和谐、和睦、融洽、和谐、和睦、和平共处的思想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基本精神特征,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