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卡因简史
13世纪,秘鲁的印加帝国将古柯树视为圣树,认为这是神灵赐予的,并在祭祀仪式中焚烧古柯树的叶子以祭奠太阳神。西班牙人征服秘鲁后,古柯进入流通领域,被商业化。
1750年,法国植物学家隋玉将第一批古柯树样本运到了欧洲。在玻利维亚的拉巴斯,1781爆发了一场土著起义,守城的士兵在没有军粮的情况下靠古柯叶生活了一段时间,这让欧洲很多人知道了古柯叶的功效。一些传教士因此提出用古柯叶解决欧洲的饥荒,也有学者建议船员多吃古柯叶,这样不仅可以增强船员的体力,还可以用古柯叶代替酒精,解决船员的酗酒问题。
1855年,德国化学家g·弗里德里希(G. Friedrich)首次从古柯叶中提取出麻醉成分,命名为Erythroxylon。1859年,奥地利化学家艾伯特·内曼提炼出一种纯度更高的物质,命名为可卡因。
1880年,被誉为“现代外科之父”的霍尔斯特德将可卡因制成了一种局部麻醉剂。1884年,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伦德(Sigmand Frend)首次推荐可卡因作为局部麻醉剂、性兴奋药和抗抑郁药,并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用于治疗妄想。他称之为“神奇物质”。这些结果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波士顿医学杂志》报道称,“适度使用古柯不仅有益健康,而且有益”。《治疗学杂志》报道说,“人们觉得无论是否对鸦片上瘾,他们都想尝试古柯。抑郁的时候使用一些无害的药物是必不可少的。”美国神经病学协会声称,“一个抑郁沉默的病人,他承受着最深的悲伤或难过”也会在可卡因的作用下停止抽泣,振作起来。
此外,由于可卡因可以干燥鼻腔,人们认为它在治疗哮喘疾病引起的鼻窦不适方面有特殊用途。这些药物中有许多被制成鼻烟。可卡因的第一次商业生产是由德国达姆斯丹的默克公司经营的,其产量从1879年的50g增加到1885年的30kg。据统计,当时美国市场上的可卡因有5万多种,著名的马提尼据说酒精含量为11%,每盎司可卡因6.5毫克。
1886随着美国部分地区禁酒,一些商人将可卡因制成不含酒精的饮料,比如将古柯提取物与非洲可乐混合。它有令人兴奋的效果。最初是作为毒品出售,后来改成了酒精饮料(有人认为可卡因和可口可乐这种著名饮料有一定渊源,这种说法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但至少1886生产的可口可乐还有可卡因的痕迹,这个配方在1906被排除)。
1914年,以美国国会批准《哈里森法案》为标志,大多数国家在法律上禁止可卡因的销售和使用。然而,20世纪60年代初流行音乐家波希米亚人等人发起的所谓“反文化”运动,使得可卡因的应用在美国泛滥,并在当时的年轻人中成为时尚。
盐酸可卡因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在法国市场非法销售。可口服或溶于水静脉注射。比如混有海洛因的静脉注射叫“快球”,因为高温下容易被破坏,所以不能吸入。
1980年,美国发明了易升华可卡因碱Klerk。可卡因生物碱中的乙醚蒸发后形成晶体,纯度极高。它是可卡因的精制品,加热时会发出特殊的响声,因此得名crack(音译为Clark或Crake,意为爆裂声)。市场名称仍然是可卡因游离碱或可卡因游离碱。服用时通过加热蒸发迅速进入肺表面,通过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循环,刺激大脑,在大循环中被稀释。血液值与静脉注射相当。由于使用方便,给药途径比咀嚼或通过口鼻摄入盐酸可卡因更快,更容易成瘾,可卡因的危害急剧增加。
20世纪80年代,随着功能饮料的兴起,可卡因独特的缓解疲劳功能受到更多关注,但其副作用仍然不低。比如起源于泰国的红牛,自1995年2月将功能饮料概念引入中国以来,一直被视为功能饮料的领导者,一度占据中国功能饮料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在2004年,瑞典三名年轻人的死亡被认为与“红牛”有关。其中两人喝下混有酒精的“红牛”后死亡,另一人在繁重工作后喝下几罐“红牛”,导致肾衰竭死亡。于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要求功能饮料必须标注每日最大摄入量,并规定不适合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对咖啡因过敏的人群禁止饮用。
2006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泰国制造的“红牛”饮料即日起不得进口到中国。2009年,奥地利进口的“红牛能量饮料”被台湾省卫生厅检出含有微量可卡因(每升0.03微克)。紧接着,香港也检测出三种含有可卡因的红牛饮料,分别是“红牛可乐”、“红牛无糖配方”、“红牛能量饮料”,每升可卡因含量在0.1至0.3μg之间,比台湾省检测出的含量高出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