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关于民国革命青年的短篇小说
说到民国,不得不提清朝的最后十年。
这十年始于八国联军侵华,终于辛亥革命爆发。不要低估发生的一切。也许一次宫廷约会,报纸上一篇关于豆腐大小的报道,一个女艺人在剧场的行踪,甚至一个穷秀才在偏远山村的一个想法,都成为了民国的起点。
八国联军入侵后,清廷签订了《辛丑条约》,用我们最熟悉的话来说,标志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完全形成,清政府已经千疮百孔。在维新派的强烈呼吁下,慈禧老佛爷最终点头同意进行康梁在戊戌变法中提出的“改革”。
接下来清廷颁布的一系列措施,堪称“新政”。
首先,军事上,改革军队。政府计划在全国培养36个新的军镇(一个镇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第一师的规模,有一万多人),以替代作为废柴存在的八旗子弟。新军完全采用西方军事制度,训练和装备也是照搬西方。新军也被认为是清朝最后一支有效的正规军。
这36个镇中,计划有6个镇直属朝廷,由袁世凯编练的“武威右军”扩建。
吴伟军是甲午战争后被清廷排挤的精英力量,也是政府维持政权的王牌。其中,袁世凯的武威右军最为著名——归根结底,武威右军是袁世凯自己的军队,他们即使不忠于朝廷,也是忠于袁世凯的。
其余30个镇由省长和州长培训。为了训练新军的士兵,各地开办了许多新式陆军学校。
新军,顾名思义,就是“潮”。当年中国的年轻人比现在更崇洋媚外,都学习西方。在张之洞主政的湖北、湖南等一些地方,大量使用留学生作为教官;相反,军队里的留学生并不多。注意这两篇文章,会对后续情况产生重要影响。
到辛亥革命前夕,全国共有65,438+06个城镇,65,438+00多个协会和营(一个协会约4,000个,一个营约700个)。
当然我们知道,武昌起义和清末一系列起义中,很多教官都是同盟会成员,发起人和参与者都是清政府培养的地方新军。
换句话说,清政府请敌人当老师,培养了一批小敌人造反。
其实,当他看到新军成立的消息时,孙中山也是喜出望外。有人不解,问他高兴什么。他一针见血:“这是满族给我们训练的士官!”" .
在教育方面,清政府也进行了革新——大力推进新式学堂建设,试图以学校教育取代科举教育。到1905年,清廷废除了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此外,政府还鼓励出国留学,学习西方知识。
虽然出发点是对的,但当局没有充分考虑到废除科举会切断很多人的出路;鼓励出国留学无异于送壮丁入团。
再说那些留学的。留学生分为公费出国和自费出国两种。当时大部分学生留学日本,日本恰恰是反清大本营。自费出国的就不用说了,基本都会加入社团(同盟会、光复会);公费更好,但无法保证激励一部分有进步思想的学生回国后进入政府谋划革命。这更危险。
此外,政府还进行了法律、行政等方面的改革。
所有这些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点:要钱。
但是我们的钱每年都要孝敬朋友,没有多余的钱做什么改革。那么这笔钱从哪里来?很容易,政府开始收集和捐赠各种名字。
那些捐官的官员自然会去找更多的钱来来回回挣钱。当政府刮一刮,官员刮一刮,地主又刮一刮,人民的生活就很难过下去,民众的反抗越来越多。闭关政策,愚昧政策,血腥镇压...中华民国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落后于这样一个前政权。“我的前任是最好的”适用于民国。
统治阶级除了打压外面的民众,内部也因为新政而四分五裂。朝中有多方。今天,他们为这个工厂而战,明天,他们为这笔钱将用于哪项政策而战...无休止的斗争使政府的力量内耗,著名的是丁伟的党争。
但是,新政最大的炸弹(后来真的成了炸弹)不是这些,而是实行君主立宪制。
1905的日俄战争震动了北京,东亚小国居然打败了老牌西方列强。在统治者看来,这是君主立宪制对君主专制制的胜利。
从专制到宪政的转变,对于清政府来说,是一种高端的优雅。最重要的是没有流血,也是那些无意推翻清政府的人的最强音。这些人大部分是为改革做贡献的商人。他们投资政府,渴望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政治资本,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些人属于立宪派。
清政府终于找到了维持统治的好办法,他们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要准备立宪了。这一次,他们真的不只是嘴上说说,很快就着手准备立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