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中国的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的历史;距离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大约有2241年。
史前时期,有朝、燧人氏、傅、神农、黄帝被尊为中国人文始祖。大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出现;商代出现了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西周社会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生产力提高,百家争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西汉和东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汉字基本定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进入割据状态。
隋唐五代时期,经济繁荣,科技发展,文化影响广泛。在吴周时期,国际地位因“舒天,大周各国称誉”的建设而达到顶峰。辽宋夏金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经济和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时期经济发达,明末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叶,清朝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爆发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建立中华民国。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的混乱时期。
北伐战争后,中国国民党名义上统一了中国。1931年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开始全面侵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后,中国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PRC)。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探索中国的历史发展道路。
加强历史研究中的理论创新,形成融古今、中西于一体的新的理论概括;善于挖掘新史料,善用已有史料,并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不断拓展和深化某些领域的研究;推出体现历史学家历史才能、史学思想和历史知识的名著,不断提升中国史学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