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军队的几次大规模缩编

第一次:5月1950,复员23.9万余人。到1950年底,陆军部队数量大幅减少,全军精简17.438+0%。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精简整编工作终止。到1951年底,军队人数达到627万,是我军历史上人数最多的时期。

第二次:1952 65438+10月,95万地方军改编为公安部队。1951年11月规定军队员额总数到1954年控制在300万左右。

第三次:1953年8月,全军总兵力减少23.3%,其中陆军部队减少最多。到9月底,1953,全军人数减少到420万左右。到6月1954,全军共裁减兵力47.2万余人,年底基本完成计划。

第四次:1957 1月,到1958年底,总人数比新中国成立时减少了61%。6月,1957,决定进一步裁减全军总人数的1/3,要求三年内将1.3万减少到250万左右。

第五次:6月1966,军队组织结构混乱,比例失调,机构臃肿,干部严重超编。1975年6月24日至05年7月15日,军委扩大会议重点讨论解决裁减军队员额、调整编制制度等重大问题。到1976,全军总人数比1975减少13.6%。

第六次:1980,第六次大裁军,大力精简机关,压缩非战斗人员和安全部队,将部分部队移交地方政府。

第七次:1982年9月,510000多人的铁道兵和1978年10月成立的基建工程兵集体划归铁道部。

第八次:1985决定裁减军队员额1万。

第九次:65438+1997年9月,中国将在未来三年内进一步裁减军队员额50万。截止1999年底,已完成50万裁军任务。

第十次: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减少数量,提高质量,

到2005年底,20万人员精简任务圆满完成,2006年起全军全面按照新的编制制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