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精兵有多厉害?

中国古代的精兵到底有多厉害?有一个连美军都很难达到的标准。

“我有数万精锐之兵,足以剿灭天下。”在古代,基本上每个英明的君主都会有一个精兵。时至今日,在很多史书中,经常用“精兵”一词来形容一方的强大。从字面上看,这些精英士兵的个人能力和武器装备肯定远高于普通士兵。至于精兵,“精华”在哪里?

我们来看看战国时期著名的魏武祖。虽然数量不多,但高峰期也不过5万。但是他们的选择标准非常苛刻。据史书记载,当年的魏武祖有以下标准:“衣为三属之首,持十二石之弩,取负箭五十支,立头于其上,胜三日粮,正中百里。"

也就是说,这些士兵要手持长弓,身披三层铠甲,携带五十支长箭和一把铁胎硬弓,同时还要携带三天的口粮,总重量约50公斤。他们能在半天内连续行军一百里,立即进入激战,魏武祖创下了历史上“七十二战,六十四胜,其余皆解”的不败纪录,为同类之首。

这支号称世界最强的美军,根本达不到魏武祖的标准。虽然美国特种兵的选拔需要负重100公斤行进64公里,但淘汰率高达90%。很明显,单就古代“精英”士兵的体能选择指数而言,魏武祖远高于美国特种部队!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的征兵制度,真正最好的征兵制度是国家征兵制。

首先,它需要中央政府强大的组织能力。其次,这种征兵制下的军队非常庞大,需要非常强大的国力来保证大家的后勤。这一制度在秦汉时期达到顶峰。秦统一后,全国人口约2000万,经常被征服兵役、劳动的有200万至300万人。汉承秦制,规定男子到一定年龄需要每季度参加军事训练。除了每年的淡季训练,每个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每次一年。

当发生战争时,可以随时动员大量训练有素的人参战。可以说全民皆兵。东汉末年,许多壮丁沦为地主兵,国家征兵制遭到严重破坏,军阀割据严重。于是开始实行世界大战制,让战斗力好的陆军士兵世代当兵。这种方式可以在前期获得一个好的士兵,并确保军事资源的稳定,但其背后的战斗力并不好。

老子死在儿子身上,儿子死在孙子身上。除非家里的男人都死了,否则就要无休止地参加战争,尤其是王朝后期,战争频繁,军户命运悲惨,没有出路,所以很多逃兵是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被大多数人看不起。大部分都没有逃跑,所以愿意谋生。

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很成问题。此外,王朝后期财政困难,难以为军队提供支援,缺乏装备补给。这个时期的战争比谁都惨。我们在这里也做过类似的事情。抗战前,由于中国没有实行现代兵役制度,即使算上低层次的壮丁训练,所能拥有的总兵力也远远落后于日本,中日两军的对比也只有“272万:448438+0万”左右。

无奈之下,国民政府也搞了全国征兵,但是国民党军队的组织保障能力不行。它任意抓男青年当炮灰,男青年死亡率很高,更不用说“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部队”这句话了。我军自成立之日起至建国初期1955一直实行志愿兵役制。从1955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

抓壮丁显然不能建立精锐部队。人民军成立初期采取自愿原则,三湾整编时如果愿意去并出路费,欢迎回来。提倡军队内部的民主,提倡官兵平等,建立连队以上的党支部,建立士兵委员会,建立班级党小组。官兵有理想信念,也有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素质。没几年,朝鲜战场上,联合国军晕头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