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急不得,急不得。求助1-5。
材料2中国学术界关于斯大林体制的历史功过之争,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一是“功过大于过”的理论,证明了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第二,“过剩大于优点”的理论不应该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材料3为了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苏联人均肉奶黄油产量要在三四年内赶上美国。所以苏联不管气候条件如何,都要求到处种玉米,增加饲料。因此,由于天气条件恶劣,许多地方的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因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苏联1963年的粮食产量比1962年少3270万吨。苏联被迫增加粮食进口。
(1)列宁在材料1中“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这种措施与“休克法”相比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意义?(3分)
(2)你同意材料2中的哪个观点?陈述你的理由。(3分)
(3)材料3说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哪个生产行业?根据材料,本文简要分析了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2分)
(4)基于以上问题,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1)措施:落实新经济政策。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恢复经济。意义: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找到从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2)一:“利大于弊”论。在这种制度下,国家可以按计划分配和使用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二:“多余大于优点”的理论。它超越了苏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利益受损,抑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后来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3)重点:农业。原因: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不尊重客观规律,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4)启蒙:实事求是;要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分析这个题目,考察苏联经济建设不同阶段的相关内容。(1)题可以根据材料和课本上的相关知识来回答。问题(2)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观点来阐述,注意能够自圆其说。(3)询问联系材料中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相关内容。问题(4)是开放性问题,注意总结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