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的历史背景
秦汉至唐代
两千多年前,西湖还是钱塘江的一部分。由于泥沙淤积,在西湖南北两山的乌山和宝石山山麓逐渐形成沙嘴。之后两个沙嘴逐渐靠拢,最后成为一个沙洲,在沙洲的西侧形成一个内湖,即西湖。这个时候大概是秦汉时期。张岱《西湖梦》记载:“大石佛寺,旧史考,秦始皇东游入海,缆船在此石上。”这里所说的大石佛寺,也就是西湖北侧的抱石山下,至今仍有“秦始皇舟石”之景。
自隋大业六年(610)开凿江南运河,与北运河相连,与南北五大水系相通。便利的交通也促进了杭州的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唐代西湖面积约为10.8平方公里,是现代湖泊面积的近两倍。湖的西部和南部深达西山脚下,东北部延伸至武林门地区。朝圣者可以划船到山脚,然后步行上山拜佛。由于当时水利未修,西湖时而被暴雨淹没,时而因久旱干涸。
建中二年(781)九月,李米调任杭刺史。为了解决饮用淡水的问题,他创造性地采用了引水进城的方法。即在钱塘门、涌金门等人口密集地区挖六井,以“开阴窦”(即埋瓦管、竹筒)的方法将西湖水引入城内。六口井大部分现已湮没,只有相国井遗址在解放路敬亭桥西。另外五口井分别是:西井(原位于郭襄井西)、方静(俗称四眼井)、金牛井(原位于西井井西北)、白桂井(原位于龙翔桥西)、小方井(俗称柳岩井,原位于钱塘门,即今天小小桥一带)。
长庆二年(822)十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在任期间,白兴修水利,扩建石涵洞,疏浚西湖,筑坝造闸,增加湖容,解决了钱塘(杭)与(海宁)之间的农田灌溉问题。事实上,白居易建造的大坝是在钱塘门外的韩石桥附近,这被称为白公堤,而不是现代的白堤。白在钱塘门外筑堤,筑石涵门,蓄湖。他还写了“钱塘江门”并刻在石碑上,说明大坝的功能,以及储存和保护大坝的方法。如今,白公堤的遗址早已消失,但后人借白堤(当时叫“白沙堤”)来纪念白公堤。白不仅留下了造福后世的水利工程,而且创作了大量的西湖诗词。最著名的作品有《钱塘江春游》、《春天主题湖》、《江南记忆》。
五代至宋代
历史上对西湖影响最大的是杭州在发展史上极其突出。
吴越国与南宋。正是在这两个朝代,西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基本定型。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907 ~ 960)以杭州为都城,促进与沿海地区的交通,与日本、朝鲜等国进行贸易。同时,由于吴越国国王对佛教的崇奉,在西湖周围修建了大量的寺庙、宝塔、经典建筑和石窟,扩建了灵隐寺,创建了肇庆寺、净慈寺、黎安寺、刘同寺、陶光寺,修建了宝奎塔、六和塔、雷峰塔、白塔塔等,一度被称为佛国。灵隐寺、天柱寺、钱塘江是当时的旅游景点。由于西湖的地质原因,淤泥堆积速度快,西湖的清淤成了日常维护工作。于是,于二年(927年),吴越王钱镠立千余兵拉湖挖泉,确保西湖水体的存在。
北宋末年,著名诗人苏轼为西湖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五代到北宋末年,西湖枯死多年,水草占了半个湖。元佑五年(1090),苏轼在宋哲宗写下《乞求杭州西湖》,断言:“杭州若有西湖,人若有眉,不能弃之。”同年4月,动员20万民工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杂草和淤泥修筑了一条2.8公里长的南北跨湖大堤,堤上建有6座石拱桥。从此,西湖水面一分为二,南北两山开始相通。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条长堤命名为“苏堤”。相传,杭州名菜东坡肉是苏东坡给清淤民工的美味。和白居易一样,伟大的诗人苏轼也在杭州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是《楚青湖后饮雨》和《醉书望湖楼》。
1127、南宋定都临安后,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迅速增长,经济繁荣,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南宋吴在《梁璐梦》中写道:“临安风俗四季奢靡,几乎无虚日可享。西边有可爱的湖泊,东边有河流和潮汐,都是绝对的美。“杭州的游客,除了香客,每年还要加上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人,进京赶考的学生,来杭州做贸易的国内商人。西湖的风景开始广为人知。当时西湖的泛舟之旅极为繁荣。据古书记载,“湖中船只不下百艘”,“皆造精巧,雕栏绘拱,行如平地”。南宋诗人林升在他的诗《临安府》中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盛况。此外,诗人杨万里曾写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的诗句,赞美西湖美景。
元朝到清朝
到了元代,西湖还是歌舞的“金窟”。《元史》卷二十三记载,二年(1309)“江浙杭客店,半年之间,使人路过二千二百余处,其中有桑舞、保和鼎等狮、豹、鸦、鹳,逗留二十日七日,人畜食三千余斤。”来自西部地区和西欧国家的商人和旅行者越来越多地来到杭州。最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凯尔·波洛在游记中称赞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奢华的城市”。元末继南宋“西湖十景”之后,又有“钱塘十景”,游览范围较宋代有所扩大。元世祖至元代期间,西湖曾一度疏浚为放流池,部分湖泊逐渐堆积成桑园。但到了元末,西湖无人问津,有钱有势的贵人围湖造田,使得西湖日渐贫瘠,大部分湖被淤塞成田。
直到明朝宣德、郑桐年间(1426 ~ 1449),杭州才开始恢复繁荣,地方官员开始重视西湖。弘治十六年(三年,即1508),之年杨冲破富民的巨大阻力,在巡抚的支持下,邀其疏浚西湖,由工部出资。据明代《西游记》一卷所载:“那年二月,...当仆人152天,当丈夫670万,当直银23607两,结果西湖被拆了3481亩……”疏浚工程使苏堤以西至红椿桥、毛家埠一带全部被水淹没。除了拓宽苏堤之外,疏浚淤泥还堆积在蠡湖的西面,也就是后来的杨公堤。
万历三十五年(1607),聂新堂奉钱塘县之命,在湖中周晓颖放流池外,自南向西修筑了一条环形长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三十九年,杨万里继续修筑外岭,四十八年,治理得很好。池外建有三座小石塔,称为三池。
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多次到杭州,推动西湖的整治和建设。康熙五次游杭州,为形成于南宋的“西湖十景”题词。当地官员为题词建亭立碑,给“云中双峰”、“平湖秋月”等未定景点固定观赏位置。雍正年间还推出了“西湖十八景”,进一步扩大了杭州的观光范围。乾隆六游杭州,为“西湖十景”作诗。他还写了《龙井八景》一书,让偏远山区的龙井风光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乾隆年间,杭州翟浩、翟寒兄弟合著《湖光山色略》,记载西湖景点增至1016,是杭州最早的导游书。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昆明湖的东堤和西堤建于乾隆年间,也是模仿西湖苏堤六桥而建的。
明清时期,西湖经历了数次疏浚,疏浚出的湖泥在湖中堆积了两座岛屿:胡鑫亭和周晓颖。
雍正年间,西湖面积仍为7.54平方公里,但滩为20多公顷。经过大规模清淤,该区域在近代西山路以西至红椿桥、毛家埠、五桂潭、赤山埠一带较宽。雍正五年(1727),浙江巡抚李伟动用四万两千七百四十两白银,开辟西湖路,在金沙港、赤山埠、丁家山、毛家埠修筑石堰,蓄排沙水入湖。嘉庆五年(1800),浙江巡抚简言起兵疏浚西湖,兴修水利。后来浙江巡抚阮元主持用疏浚土修筑土墩(即阮公墩)。至此,现代西湖的轮廓已经形成。同治三年(1864),创办西湖疏浚局,任命钱塘丁丙为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