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家训是什么?
1,周公的戒律《从书》:
周成王执政后,建新都洛邑,封诸侯。他把鲁国的土地给了周公的儿子伯禽。周公告诫他的儿子:“不要因为你被封在鲁国,就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的弟弟,成王的叔叔,我还负责辅佐皇帝,所以我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是可鄙的。
但是,在一次洗澡中,你要多次停下来,抓着你的乱发,接待客人,吃饭,多次停下来,怕因为疏忽而失去才华。我听说过,如果你在德行上很慷慨,但对别人很尊重,你就会得到荣誉;
地广而勤俭则无危;如果你谦逊自持,你将永远富有;人若强大但敬畏,总会赢;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蠢无知,就是聪明人;博学多闻,死记硬背,无知无识,才是真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就算你是天子,你之所以天下富贵,也是因为你遵循了这些美德。不懂得谦让,导致死亡和国丧。杰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你怎么能不小心呢?“伯钦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几年间,他把鲁治理成一个民风淳朴、重农尊教的礼仪之邦。有句话叫“周公吐食,天下归心。“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用心良苦。
2.司马谈《人生乐章》:
司马谈学识渊博,所以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俗称太史公,掌管天气星历,还负责记录、收集、保存古籍文献。这个职位是武帝新设立的官职,可以说是武帝为司马谈“量身定做”的。
因此,司马谈对武帝是感恩而尽责的。因为责任心强,司马谈在弥留之际,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哭着告诉他,留下了一句著名的家训“人生动”。司马谈希望司马迁死后继承事业,不忘写史书,认为这是“大孝”。“孝顺丈夫,可以帮助家人,也可以帮助丈夫,最终会立足。后世扬名以示父母,此孝为大。”
他觉得孔子去世后的四百多年里,诸侯兼并,史书断代,以及今天国内的大一统,贤明忠义的事迹等等。,作为一个官员,不能履行自己的写作职责,内心非常不安。因此,他热切地希望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不负父亲的嘱托,终于写出了《史记》,被誉为“史家绝唱,离骚无韵”,名垂青史。有人说,没有司马迁的《迁子之命》,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但这是真的。
3.诸葛亮的《诫书》和《甥诫书》:
诸葛亮46岁才得到儿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栋梁。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的儿子叫庞焕,深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育子女。
他写给诸葛瞻和庞焕的两封信,被称为“统领书”和“统领侄儿书”。《诫书》云:“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修身。不冷漠,不清醒,不安静,不遥远。如果你安静地学习,你必须学习。不学习,学不广。如果你没有野心,你不可能成功。慢了就不能有活力,危险了就不能根治性。岁月与时俱进,意义与日俱进,然后就变得枯萎了,不足以与世界相遇,留在贫穷中会很难过!”
《侄诫书》说:“夫当志存高远,敬奉圣贤,戒淫,弃疑滞。这样姬叔的野心就会暴露出来并感到悲哀。忍屈伸,去细件,广泛提问,除了太小气。虽有久留,何苦害美,何苦受之?如果志向不强,精神不宽厚,把人卡在俗里,默默的绑在感情上,就永远不会平庸。”
从两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对儿子和侄子的要求是一样的。《诫书》、《侄诫书》是古代家训中的名著,阐述了修身、治学、做人的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4.《颜氏家训》:
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哲学思想知识,撰写了《颜氏家训》一书,对后代进行训诫。全书共七卷二十篇,每一篇都涉及面很广,但主要是用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孩子,讲如何修身、齐家、处世、读书。
比如他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重视工农兵和商人的知识。提倡“学贵能行”,反对空谈,不切实际。
书中许多名句被广为流传,如:“以善心生活,如入兰芝之室,会香久矣;与恶人同住,犹如入了鲍鱼,久了发臭。”“积财不如瘦。”“少年士子,如朝霞之光;老学者,如夜行烛光,贤者,闭眼不见。”“父子之间不能吃醋;有血有肉的爱,而不是简。如果你不接受简的好意,你将会荒废你的一生。”“不要犹豫活下去,不要怜悯。“等一下。
古往今来,严家训备受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皆以此为据”,屡刊屡刻,虽历时千余年。
5.唐太宗的《皇室戒律》:
《皇室家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其代表作之一就是李世民的《皇室家训》。唐太宗非常重视对诸侯的教育,经常告诫后人要遵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掌握治国之道。在指挥皇室方面,唐太宗以自己勤政为例,告诫出身富贵、生长在深宫的皇室要克制自己,爱惜财物,不可奢侈。她们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顿饭,都不应该忘记蚕女农的辛苦。
当你听到一个决定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不考虑自己的情绪,要谦虚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不要因为别人有缺点就轻视别人,不要因为自己有优点就自大。把敢反对你的人当老师,把讨好你的人当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繁荣昌盛,贤惠吉祥。唐太宗对皇室有如此严格的要求,“贞观之治”的出现是自然的。
6.包拯的家庭指示:
包拯以清廉、正直、执法著称。晚年为后代制定了家训,说:“后代为官,犯虐者,不得归其本家;他死后,不应该被埋在一个大棺材里。不是来自我的野心,不是我的后代。“* * *三十七字,配文如下:“杨岐刊石,立于正房东墙,为诏后人。“又是十四个字。
“齐”就是包拯的儿子包拯。包拯家训是他生前对后代的一种警示,他让儿子包拯把石头公布出来,竖立在正房的东墙上,留给后人。这三十七个字,凝聚着包公的正直和干净的双手。虽然有一千年的历史,但对于世界来说已经足够了。包拯的家训既是他对后人的训诫,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7.欧阳修的教学理论:
欧阳修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为了减少开支,母亲用芦苇和木炭当笔,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从书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于是他在教二儿子欧阳懿用功读书时,写下了《教论》:“玉粗磨;人家不学也不知道。然而玉是一物,常德有恒。虽然不是工具,但还是对玉没有伤害。人性,因事而动,不学则已,小人而非君子。能不怀念吗?”欧阳修用“玉”比喻“人”,他教得好,可谓一手好字。
8.袁:
袁彩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才。当时人们称赞他“品行端正,学识广博,文学丰富”。他在乐清县当知县时,对子思在民间宣扬中庸之道的做法印象深刻,于是写了一本书《元樊氏》来实践伦理教育。
《元樊氏》朴实、传神、家常,所以又叫“大众化训练”。书中有很多精彩的句子,比如“小人应与人保持敬而远之的距离”、“怨天尤人比怨天尤人更重要”、“小人不需要谏恶”、“党员不善于自知和警示自己”等等。袁的《樊氏》很快成为私立学校的培训教材。历代士大夫都把这本书奉为珍宝。
《元樊氏》是中国家训史上的一部著作,堪比颜氏家训,真正做到了“垂后世”。
9.朱对的家庭指示:
朱柏庐(1627-1698),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朱柏庐的父亲在昆山抵抗清军时阵亡。朱柏庐服侍他的母亲,照顾他的弟弟妹妹,并为移民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从来没有做过官,一辈子都在乡村教书。他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基础,主张知行合一。他和顾在康熙朝都坚持不学无术,与徐芳、杨无夏并称“吴中三士”。
朱子家训全文五百余字,内容简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自出版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清代广为人知、家喻户晓的教子经典家训。其中有些警句,如“-粥饭,不易想;半丝半缕,时刻想着物质上的困难,“未雨绸缪,挖井不渴”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
《朱子家训》全文虽然只有506个字,但却是儒家做人处世之道的集大成。
10.门徒规则:
李毓秀(1647-1729),字子谦,号花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人皆有所爱》李毓秀科举失败后,致力于做学问。他根据传统的儿童教育要求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了《训》,后经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在晚清广为流传,其影响力几乎与三、百家姓、钱齐名。《弟子规》这本看似不起眼的小书,其实汇聚了中国先贤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