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边疆管辖)

1,东北边疆:

(1)隋唐:唐玄宗在黑水袜鹳地区设都督,任命其首领为都督;开元初,封粟袜的首领大左戎成为渤海郡王。从此,渤海正式纳入唐朝的版图。

(2)宋元:元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行省制度,在东北设立辽阳省。

(3)明清:明朝在东北设立努尔戆徒司;清朝在东北设立了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为抵御沙俄入侵,康熙帝率军在jaxa击败俄军,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领土。

2.西北边境:

(1)秦汉: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开始归属中央政权。东汉时,西域复位。

(2)隋唐:唐太宗在东突厥地区设置总督署,仍以突厥贵族为总督、将军;在西突厥地区,是安西的首府。

豆丁

保护政府,武则天还设立了北院保护政府。

(3)宋元:元朝时,设立甘肃省。

(4)明清: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平定大、小、卓叛乱后,设立伊犁将军,掌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西南边疆:

(1)秦汉:汉武帝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西南彝”地区建立了一个县。

(2)隋唐:唐玄宗册封南芬首领皮洛格为云南王。

(3)宋元时期:元朝设立四门、滇两省,中央政府设立郑玄院,治理西藏。与此同时,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

该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4)明清时期:明朝在伍肆藏区建立保健中心,任命藏人担任各级官员。在西藏,还建立了僧官制度,酌情授予各教派首领;雍正时期,清朝派出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班禅喇嘛一起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的设立,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权的加强。

明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永乐年间部分开始“改土归流”;康熙年间,“三藩之乱”平定后,“改土归流”大规模进行。

4.台湾省地区:

(1)三国:230年,孙权派魏文等人到益州。(2)隋唐时期:杨迪曾三次派人去乞求帮助。

(3)宋元: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大大加强了台湾省岛与大陆的联系。

(4)明清: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省,台湾省重回祖国怀抱。1684年,隶属福建省的台湾府成立,加强了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省的发展,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前沿概念综述

1.边疆是一个政治概念。在中国历史上,这一地区国家政权的统治形式往往呈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高度集权统治,甚至军事管制;另一个是高度的地方自治。至于在某个地方实行的方式,因地或因时而异。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上的中国边疆在形式上是国家权力的统治中心向外部过渡的区域,即从治理到不可治理的特定区域。

2.边疆有军事意义。边疆是国防的前沿,也就是边疆地区,所以它在军事方面的战略地位自然非常重要,尤其是当国家面临外部军事威胁或者武装侵略的时候。

3.边疆有经济含义。由于自然环境、文化和社会条件的原因,边境地区在经济地域类型和发展水平上往往与内地有很大不同。

4.边疆也有文化含义。正是由于边境地区与内地在上述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其地域文化类型的形成是边境地区社会发展长期深层次演变的结果,与边境地区居民的构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但即使同一个民族在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中,其社会文化特征也会发生变化。

显然,中国的边疆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概念。只有综合考虑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理等因素,才能得到相对明确的答案。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前沿网-前沿研究,百度百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