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影视编辑是如何工作的?
主要是了解大致的时间发展顺序和人物关系,找出故事打动导演的地方,也就是他/她为什么要拍并坚持完成。除非制作时间超级紧张,如果导演直接给出故事结构大纲,那就扔了吧。不是不尊重导演,而是保持编辑对素材的独立客观思考。不看材料,结构就是编辑懒,不负责任。2.看材料,分类,用马克笔标记,做日志。
首先,在编辑软件中,素材只是简单的按颜色分类。分类体系一般不固定,有时类似于潘德琦所说的——“采访”、“B卷”(空镜)、“档案”、“消遣”,有时也按人物或事件分类,因片而异。然后把所有的材料至少看一遍。同时,所有的关键时刻都会用marker标记出来,在评论或日志栏中输入关键词。关键词要统一使用,拼写要正确,因为编辑在素材量很大的情况下,往往会通过搜索关键词来寻找需要的素材。3.听采访并做笔录
文字稿就是逐字写下所有采访内容的电子版,并在每段开头注明相应的时间码。这相当于厨师“洗菜切菜”的工作,一般交给实习生或者专门的转录公司。为了节省时间,会和第二步同时进行,编辑会在这段时间看材料。我也有朋友是随便剪片子的。他们根本不需要成绩单。他们听到内容好,就直接拉到时间线上,三下五除二把片子一分为二。原谅我迟钝的才华。没有成绩单,真的切不了。我的头很乱。看完这一段,忘了最后一段,更别说逻辑关系和感情线了。。。4.阅读文字记录并画出要点
把抄本打印出来,边看边把重要的内容都画出来,旁边写上关键词。
受限于被采访者的语速和人脑的工作模式,相比观看一段采访视频,处理语音信息,我们的大脑处理同样的文字信息的效率要高得多。所以我个人认为,看笔录不仅比只看采访视频速度快,还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发现更多的内在逻辑关系,保持清晰的思维来梳理故事线。
与主管讨论结构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资料都至少认真看了一遍,所有的资料都在写关键词的同时进行了初步的思考、筛选和分类。事实上,故事的结构应该是相当清楚的。这时候根据你看过的材料,画出详细的故事结构思维导图,去找导演讨论修改。我的经验是,编辑在熟悉素材之前,不要和导演谈故事结构,否则:1。根本不用讨论,纪录片剪辑的乐趣也就少了一半;2.就算你有好的想法,也拿不出足够的理由说服导演,说不定会把自己逼到没有退路。编辑作为团队中的后期成员,对电影的了解不会比导演多,所以只有在编辑和导演掌握的信息尽可能平等的情况下,讨论才有价值。6.抄本论文编辑
用剪刀把抄本里所有重要的内容剪下来(加上时间码,不然后面就很难找到是哪一段了),分类,整理,排在一起。
这时候就会有很多发现:比如重复的内容很多,有的很简洁,有的断断续续(可能是情绪激动引起的);比如被采访者原本没有说清楚的事情,通过几句话甚至几句话,突然变得简单明了。比如两个人的不同观点放在一起,哪怕只是一句话,矛盾也会瞬间激化;比如某种排列顺序其实比原来的故事结构更好。。。总之,无限可能,惊喜大礼。这一步完成后,导演能感觉到印象非常深刻。7.根据论文编辑搭建一个纯采访骨架,开始编辑。
拿着一张贴满补丁的剪纸,找到对应的采访视频片段,全部拼接在一起,现在进入真正的传统剪辑。首先,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线,很啰嗦。我们要把重复无用的信息都剪掉,只留下精华。然后通过调整顺序,控制每次采访的时间间隔,这种纯采访的时间线听起来在情感上和逻辑上都是有意义的。
至此,影片的骨架大概出来了。闭着眼睛也能看懂,就是看不下去。都是跳切。接下来要用合适的b卷等类型的素材填充肉,让它好看,也就是用图片讲故事——影像艺术的魅力和剪辑人员的功力。之前所有的素材都是按关键词排序的,所以需要什么样的镜头应该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快速得到很多选择。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图片解释清楚的内容,不会同时被采访重复,所以采访会被进一步删除。希望以上回答了“如何从大量资料中选择”的问题。至于选哪个,是每个编辑自己的事。除了一个大原则——在合适的时间最大化冲突,我想不出别的。如果有一天有了选择镜头的方法,那么编辑这个职业就应该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