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是怎样的?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为第一次暖期,即仰韶文化时代至安阳殷墟时代。这一时期大部分时间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左右,最冷月气温比现在高3 ~ 5℃左右。
约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50年(周初),有一个短暂的寒冷期,气温在0℃以下。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期,也就是秦汉时期,进入新的暖期。
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也就是东汉三国到六朝,进入第二个寒冷期。
公元600~1000年,即隋唐时期,是第三个暖期。
1000年至1200年,即南宋为第三冷期,气温比现代低约1℃。
第四次暖期是1200年到1300年,也就是宋末元初,但这次没有隋唐时期那么温暖,逐渐从淮河流域向长江流域以南转移,如浙江、广东、云南等地。
公元1300年后,即明清以来,为第四冷期,气温比现代低1 ~ 2℃。
在过去的5000年里,虽然冷期和暖期交替出现,但总的趋势是从暖到冷,每次冷期都更长更冷。第二次寒冷期,只有淮河在公元225年结冰。1670第四冷期,长江几乎封冻。
有趣的是,挪威冰川学家用雪线的高度来表示气温的升降,而竺可桢则用历史文献来记录数据,但结果却非常一致,说明后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在全世界都是普遍的,这绝对不是巧合。现代气候变化自1850年农业机械化开始以来,最近100年的气候变化称为现代气候变化。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基本趋势是,1961以后的世界气候与20世纪上半叶显著不同,而与19世纪下半叶相似。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时期。变暖趋势在20世纪40年代达到顶峰,随后气温下降,60年代以后降温更加明显。这种变化很可能是过去10000年的一次气候振动。
这种振动可以用大气环流的变化来解释。根据英国气候学家兰巴的说法,从1895年开始,世界环流突然从以经圈环流为主的时期转变为以纬圈环流为主的时期。此后,纬向环流不断加强。在1940附近达到顶峰;随后,纬向环流逐渐减弱,经向环流逐渐加强。到1961,纬向环流显著减弱,回到了经向环流占优势的时期。
在强纬向环流期间,气旋活动增强,行星风系影响加剧,南北半球气候带向两极移动。在弱纬向环流时期,反气旋活动加强,季风发展,南北半球高、低纬气流交换频繁。地球上的气候带向赤道移动。可见,世界环流格局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