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德国人为什么要制定针对犹太人的种族歧视政策?
当时希特勒认为日耳曼民族是血统优良的民族,犹太人是劣等民族,所以要杀光所有劣等民族,维护一个血统优良的国家。犹太人有钱,因为在当时的德国,德国人过着非常地下的生活,被犹太人剥削。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条约是针对德国的。希特勒的演讲很受欢迎,就是要表达当时德国人的心声,激励德国人为了自己的阴谋,进行一场“反犹狂潮”!在过去的50年里,人们对希特勒为什么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屠杀600万犹太人这个历史悬念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现在欧洲流行两种观点:一种是“目的论”;第二个是“功能理论”。但从这两种观点的本质来看,在历史逻辑上看似合理,但与历史事实存在明显矛盾。一个目的论者认为,希特勒为了世界霸权而杀害犹太人,这是一个常规的逻辑推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希特勒为什么不反对对世界上反抗他霸权的其他民族,比如犹太人的灭绝政策呢?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在第二次占领时期,包括德国人民在内的欧洲各国人民,为反对希特勒称霸世界的企图及其法西斯暴行,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欧洲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构成了希特勒横行的严重障碍。但是,纳粹自始至终没有像对待犹太人一样对待这些欧洲当地民族,也就是说,希特勒自始至终没有对这些当地民族采取种族灭绝政策和暴行。人们不禁要问,希特勒为了达到他邪恶的目的,为什么只对犹太人采取这种可怕的暴行,而对阻碍他目的实现的其他民族却“网开一面”?显然,目的论的推论忽略了这一历史事实的具体逻辑。“功能主义者”认为,屠杀数百万犹太人是法西斯主义的报复心态,是战争战败时心理补偿驱动的行为。这个推论就更站不住脚了。二战史实表明,纳粹德国在战争中的真正失败,应以1943年2月2日结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为标志。客观地说,在此之前,德军在军事上一直处于进攻地位,即使在纳粹德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战略思维中,也没有失去连战的预感。然而,在战争失败之前,法西斯就已经开始了屠杀犹太人的罪行。1939年9月,二战爆发后不久,德国法西斯占领波兰,残暴杀害无数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其中大部分是波兰犹太人。1941 6月23日,当王虎会议通过“最终解决犹太人问题”的决议时,纳粹德国在欧洲战场上仍处于优势地位。这一历史事实无可辩驳地告诉人们,希特勒屠杀百万犹太人是一场蓄谋已久、愈演愈烈的暴行。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目的论还是功能主义都没有摆脱人们通常在社会历史领域讨论历史事件的一般思维框架的束缚。人们在考察人类行为或历史事件,探究其原因时,往往首先考察其动机。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动机而没有这样的动机,就不足为探究了。“目的论”或“功能主义理论”,虽然具体内容不同,但本质上都可以归为“动机论”。事实上,寻找动机只是理解人类行为或历史事件的入门。如果能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不仅能找出真正的原因,甚至可能确认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否准确,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观点。实践告诉我们,人的动机很大程度上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原因和行为的中介,原因是复杂的。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都有其深刻的背景和现实原因。人类的行为和历史事件也是如此。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目的就一定是行为的原因,最多只能算是原因的一个要素,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目的就是行为本身。就其全部内容而言,原因都是深刻的。希特勒杀了600多万犹太人,目的很明显,就是灭绝犹太民族。原因是他必须回答为什么要灭绝犹太人。第二,从历史分析,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暴行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相互关联,逐步升级。第一阶段:从1933,65438+10月30日希特勒上台到10月9日“碎玻璃之夜”前夕。在这一阶段,纳粹德国反犹主义的核心是从限制到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形式上基本保持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温和”状态,实质却是为他们最终消灭犹太人扫清经济和政治障碍。1933 65438+10月30日,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从此开始了他对犹太人的疯狂迫害。从那以后,灾难降临到犹太人身上。最初,纳粹德国采取措施镇压犹太人。主要禁止犹太人当公务员、法官、律师、医生等。犹太人不得进入公共娱乐场所;不要从犹太商店买东西。这一政策的实施限制了犹太人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权利,将德国犹太人的社会地位降为“二等公民”。1935年9月5日,纳粹党在纽伦堡召开代表大会,进一步升级了镇压犹太人的政策。希特勒在会上宣布了剥夺犹太人公民权的新法律,将犹太人从“二等公民”降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国家居民”,从此失去了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一切法律保障。然后纳粹德国根据这一新法律,强行驱逐这些“本国居民”,移民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从而完成了从限制到剥夺犹太人权利的升级。第二阶段:从1938+01.9的“碎玻璃之夜”到1942+0.20的“王虎会议”。在这一阶段,纳粹德国反犹主义的核心是从基本人权上剥夺犹太人作为人存在的权利,正式完成了犹太人从财富到生命、从精神到肉体的大灾难的一切准备,即维持了从“文”到“武”的过渡,最后剩下的只是犹太人从肉体到肉体的最终消灭。1938 165438+10月9日,经过希特勒和戈培尔的精心策划,在纳粹领导集团的导演和鼓动下,爆发了被称为“玻璃破碎之夜”(又译“水晶之夜”)的反犹悲剧。当晚,德国和奥地利各地的法西斯分子走上街头,挥舞着棍棒,疯狂殴打、打砸抢烧犹太人的房屋、商店和教堂,公然迫害和羞辱犹太人。在这场悲剧中,据统计有36名犹太人被杀,36人受重伤,267座教堂被烧,7500多家犹太商店被砸,3万多名犹太男子在家中被捕,被带到达豪、布痕瓦尔德和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全部被杀害或折磨致死。仅打碎玻璃一项,经济损失就高达600万马克。丑剧上演后的第三天,德国多位部长由戈林召集,召开犹太人专题会议,计划剥夺犹太人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利。强迫犹太人清理烧毁的教堂,将其建成停车场供德国使用;强迫每个犹太人佩戴侮辱标志;强迫被迫害的犹太人赔偿纳粹6543.8+0亿马克。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所说,“这种暴行以及根据其目标所采取的措施,使没有任何组织的犹太人的生活陷入了绝境。”1939年9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屠杀犹太人。此后,一个大规模的屠杀犹太民族的行动计划开始实施。第二年春天,当纳粹德国领导集团正在积极策划对犹太民族的种族灭绝时,它把这个邪恶的任务委托给了党卫军的安全部门和秘密警察的特别行动小组。1943年6月23日,苏德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岁月,与此同时,希特勒抓捕和杀害犹太人的罪行进一步加剧。跟随进攻部队的党卫军和特别行动队用世界上最野蛮、最残忍的手段消灭犹太人。这些被谋杀的犹太人都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杀害的。据俄罗斯中部党卫军高级军官兼警察指挥官莱斯基(Laiszky)后来证实:“令人惊讶的事实是,他们毫无准备,完全措手不及。以前都说犹太人图谋称霸世界,组织性很强。这证明了这一切都是谎言。没有哪个国家对自己的灾难如此措手不及。什么都没准备,绝对没有。”灭绝是按计划以常规和从容的方式进行的。到了一个地方,他们“立即从当地居民那里得到拉比和知识分子的名字,召集他们,命令他们召集当地所有犹太人登记造册,以便安置。犹太居民对纳粹的计划一无所知,而且经常相信。”证词中所说的“迁走”是指杀人、活埋、押送集中营。指挥官也描述了悲惨的一幕。当时苏联的大众媒体未能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规定报道纳粹的反犹罪行,使得大多数苏联犹太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死亡迫在眉睫,也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在整个欧洲战区,一场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已经全面拉开。第三阶段:1942到65438+10月20日,臭名昭著的“王虎会议”开始,直到二战反法西斯战争打倒纳粹德国。在这一阶段,纳粹德国反犹主义的核心是“最终解决”犹太人,形式是彻底野蛮、骇人听闻的屠杀,实质是最终实现对犹太人的灭绝。1942 1.2在纳粹秘密警察头子海德里希的主持下,包括盖世太保头子缪勒在内的14部门的高级官员在王虎(又译万虎)旁边的一座别墅里开会,研究大规模系统屠杀犹太人的计划。会议通过了运送犹太人到东方劳动的“最终解决”方法。说白了,“最终解决”就是毒死或者折磨死犹太人,折磨死他们。总之,最后是淘汰。“王虎会议”后,纳粹德国全面实施了大规模灭绝犹太人的措施。根据当时负责搜捕和消灭犹太人的党卫队一级突击队长艾希曼1944年8月的一段谈话,证实当时有400多万人死于灭绝营,200万人被其他手段杀害。除了少数反法西斯的其他民族,大部分都是犹太人。追溯历史就是为了说明问题。以上史实表明:①在希特勒独裁统治的12年间,他推行了一系列反犹、反犹政策,目的都是剥夺犹太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直至从肉体上消灭他们。所有这些只是形式和程度上的区别,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当一个人被剥夺了作为人存在的所有权利,他被肉体消灭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可以说,希特勒的被害贯穿了他反犹主义逐步升级的三个阶段。如果硬要区分的话,那么第一阶段可谓是为杀人做各种准备;第二阶段是揭露谋杀;第三阶段应定性为全面实施杀戮。“王虎会议后,纳粹屠杀百万犹太人只能算是希特勒‘最终解决’犹太人问题的最后一步。事实上,种族报复和仇杀早已开始。(2)希特勒的谋杀旨在灭绝整个犹太民族,但从未对其他民族开放。这绝不是他的好意。包含了希特勒制造这个历史谜团的具体逻辑,成为我们解决这个历史悬案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