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历史问题
今天,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开放政策以来的第二次对外开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不仅要对外开放市场,还要保护民族工业。开放、适度的贸易政策是在对外开放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选择的保护。它不保护一切,更不保护落后行业或企业。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形成了以非关税壁垒为主、关税壁垒为辅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其特点是: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利用WTO规则实施贸易保护,根据国内法履行国际条约,利用区域性贸易组织保护成员国利益,保护手段多样化,制定和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虽然历史不长,但新贸易保护主义因其形式的多样性、手段的有效性和技术规制的合理性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青睐。我国虽然初步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壁垒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制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差异性有待提高和完善,政策的艺术性有待加强,技术手段的多样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新贸易保护主义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的末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危机!面对共同的危机,需要的是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任何试图走出困境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幼稚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总体上是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一切事物的一切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一切阶段和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与周围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因此,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靠单边贸易保护来发展自己。
当今世界的经济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存在。中国的贸易是世界贸易的一部分,它将在世界贸易中发挥作用。同时,世界贸易的形式也会影响中国的贸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WTO)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制度要求,以贸易自由化为原则。任何国家的贸易保护都会带来双重伤害:不仅是出口国的利益,也包括希望保护自己的进口国的利益。美国国会通过的新经济刺激计划被世界视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不仅将解决美国当前的就业困境,还将严重打击对外贸易,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的全球蔓延。如果美国放弃贸易保护主义,低价进口产品不仅有利于民众保持旺盛的内需,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也可以弥补国内储蓄率低的问题。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中,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和范围已经成为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就必须逐步开放市场,把中国的市场纳入整个世界市场经济体系,而不是独立于这个体系之外,进一步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培养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国内幼稚产业采取动态保护措施,对国外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和产品实施鼓励出口措施,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由于各国环境标准的差异,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技术优势制定了更高的环境标准,使发展中国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客观上为发达国家的市场设置了贸易壁垒,违反了公平贸易的基本准则。
在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上,要坚持从联系的角度看问题。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
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贸易组织都与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其发展必然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国家在同一历史时期会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中国现行的适度保护贸易政策体现了开放和保护的特点。这一政策符合中国目前的客观经济形势和基本国情,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必由之路。适度的保护性贸易政策可以建立巨大的国内市场,培养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让企业发展壮大后参与高水平的国际竞争;适度的保护贸易政策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配置的优化,淘汰不合理和落后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