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唐朝的历史
我们的时代对于唐朝来说,就像国务秘书对于汉朝一样。
汉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两个朝代,都是扩张性的政权,这就注定了军事重外轻内,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制度其实是适合唐朝的。
但是,我们总督的存在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控制它。一旦中央政府软弱,就容易引发地方叛乱和军阀割据。
安史之乱和后唐割据就是明证。
我们的时代对大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唐朝的最终灭亡是由藩镇割据造成的;但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仍能存在150多年,藩镇的存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唐朝要的是服从中央藩镇,而不是彻底废除。
与唐朝相比,宋朝完全取消了藩镇,即“守内空,守外空”。
这样一来,宋朝的政权对内非常稳固,不用担心地方叛乱,对外战争却无力收复失地,扩大地盘。
如果与后世相比,我们的总督、巡抚、总督都是同一类政府官员。
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一直在变,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时间储蓄器”,而在于中央如何控制地方。
经济基础影响上层建筑。唐初是官兵制,因为当时是均田制,官兵可以养活自己。在战场上,他们是士兵,通常是农民。后来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崩溃,官兵制随即消散。相反,这是一个招聘系统。随着招录制度的推行,逐渐形成了一个缓冲区。有了藩镇,就有了节度使,还有玄宗。
我们手里有三十多万,三省只有安禄山是我们的守时人,形成了外重于内,地方强于中央的格局。后来安禄山造反,朝廷用了八年时间平息内乱,但无法根除叛军残余,河北三镇都交给叛军。事实上,当时河北的三镇处于独立状态。为了安抚有功的平叛和投降的将领,增加了很多省份,让他们做我们的守时人。缓冲区的问题没有解决,反而扩大了。从中央政府在藩镇的时候,一直到黄巢起义,我们的一些军队趁机通过平叛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唐婷束手无策,最终死在这些我军手中。所以唐朝没有解决藩镇问题,主要是因为经济基础和朝廷的政治妥协与软弱。如果这发生在明朝,明朝是不会向藩镇妥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