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八景
石板老街1
石板老街是一条宽度不足5米的青石街。从入口向西3000多米,途经十字街、郑东街、郑茜街、回龙阁、鹦鹉冲、斗山拉、关捷亭、沈从文墓地。它是凤凰城最繁华的商业街。
2.东门塔
东门城楼,原名“盛恒门”,是凤凰古城四大城门之一。位于城东,面向东陵,靠近沱江,古朴典雅。
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它的塔的风格类似于北京的前门,是用城砖建造的。外侧有两层孔,每层四个孔。建筑高11米,歇山顶屋顶,下层为腰檐,飞檐上翘。造型庄严雄伟。
3、万塔
万明塔,位于沱江沙湾北岸,与下长亭、虹桥相对。这座塔由青砖、混合砂浆和钢筋混凝土建成。塔呈六边形,七层,每层六角,挂铜风铃。
塔高22.98米,楼层直径4.5米,向上每层直径减小0.3米。一楼有六副对联,都是名人题写,风格各异。
4.虹桥
凤凰虹桥是凤凰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与一条民族街纵横交错,营造出一幅凤凰古城的世俗画卷。据说这座虹桥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虹桥,原名卧虹桥,又称“风暴楼”,建于明朝洪武初年,位于凤凰市中心。在虹桥上眺望整个凤凰,沱江两岸如画的美景尽收眼底。虹桥分为两层,一层主要是商店和杂货店,另一层是民俗文化楼,里面收藏了从古至今所有关于虹桥风暴楼的书画作品。
5.熊希龄故居
熊希龄先生出生于凤凰古城一个三代同堂的军人家庭。他成名后,人们尊称熊希龄为熊凤凰,熊希龄故居成为凤凰古城著名景点之一。
熊希龄故居位于古城北文星街的一条巷子里。占地800平方米,门窗为木结构,其上雕刻或彩绘,造型大方,做工精致。它是典型的苗族古院建筑模式,充满了民族风情。
6.杨家祠堂
杨家祠堂是凤凰县24座祠堂之一,也是古城内唯一的一座。建于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木结构呈四边形,上下两层,占地770平方米。它是长方形的,由大门、舞台、亭台楼阁、走廊和大殿组成。整体建筑工程精细,富含杨家人。
7.沈故居
著名作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出生并生活在凤凰古城,他的文学巨著《边城》就是以此为背景的。在文化的渲染下,沈从文先生故居成为凤凰古城耀眼的文化景观之一。
中英街的老宅,原是清同治五年(1866)沈从文(清代贵州巡抚)的祖父沈鸿福所建。房屋为斗式木结构,前后两个入口,用耐火砖封死,小巧玲珑,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明清湘西建筑特色。
8.凤凰古城墙
凤凰古城墙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由红砂岩块砌成。历经300多年的洗礼,凤凰古城墙依然傲然挺立在那里,这里有石头被风雪摧毁的痕迹,也有青苔的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