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是否有此释粮史?
包拯奉命前往周琛,得知这些情况后,他立即要求宋仁宗发出特别诏书,要求周琛人民按照小麦的市场价格支付现金,或直接支付小麦。这一请求得到了批准,这使得周琛人民在灾难之年不再遭受“变革”之苦。元代的杂剧《周琛谭迷》,后世的戏曲《周》,民间故事《梁芳》,都是由包拯体察民情,为民请命,要求免于周琛之“变”而演绎出来的。
据民间传说,包拯去周琛办案时45岁(实际年龄47岁)。包公为了办案方便,装扮成妓女的服务员,穿着妓女的衣服,戴着妓女的帽子。老百姓认为这损害了包公的名声,45年是很不吉利的一年。所以在豫东,男人到了45岁,就把这一年叫做“脏年”,也叫“诅咒年”。从此,这里的男人都不敢在45岁说出自己的实际年龄。
周琛到底在哪里?据有关专家考证,周琛位于河南淮阳。如果包拯确有周琛放粮的史实,很可能路过商丘。所以,直到现在,包拯爱民的故事还在商丘流传。
在距离睢阳区包公庙乡25公里的虞城县界沟镇北部的包河河畔,有一座建筑风格古朴、格调高雅的包公晒米台。相传,宋仁宗第二年,天下了几天大雨,禹、伯一带都被河水淹没了。很快,“汴河决于济阳”,洪水瞬间淹没了虞、博等几个县,很多人受灾。开封府的郑把谷物和大米沿着汴河送到灾民手中。没想到,路上下起了倾盆大雨,谷米全湿了。包拯担心潮湿的粮米发霉,百姓吃不上,就在驿站附近的汴河北岸建了一个平台,用来晾晒粮米。说来也巧,河水暴涨,晒粮晒米的晒米台即将被淹。包公急了,急了就举起胳膊喊“晒主任也”。奇怪的是,晾米台瞬间就升了起来。之后只要洪水上涨,晒米台也会上涨,洪水永远不会淹没晒干的粮食和大米。很快,给灾民的粮米就干了,于和博的受灾群众得救了。人们跪下来感谢包拯。
洪水过后,获救的灾民感谢包拯的好意。他们一起为包公加固了晒米台,用来晒粮食和稻谷,并立碑纪念包拯,命名为“包公晒米台”。为了让更多的人记住帮助过他们的包拯,百姓把汴河改名为包河。时至今日,包河甘甜宜人,养育着两岸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