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迷途》书评
在这本书里,作者主要讲了“士大夫”和“普通人”的时代特征以及他们所形成的各国之间权利转移的特点;商鞅变法,以耕战闻名;张仪以联横之术演的楚国;在没有实力的时代打败了吴之后,是不可能进入战国七雄的。因纸上谈兵而成为绝唱的长平之战,最终导致了赵的覆灭。
毫无疑问,战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但动荡的时代恰恰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西周形成的宗法制度,即礼,成熟于春秋,最终崩溃于战国。社会结构不可能是静态的。在春秋时期,皇帝、诸侯、大夫、秀才、庶人这五个阶级,或者说五个标签,在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就永久地贴在了他的身上,永远无法撕下。战国时期人口增加,生产能力扩大,以三晋、齐为代表的诸侯国相继称王,诸侯国权力逐渐扩大集中,士大夫和普通民众的出现恰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流动。个人没有看出身的好坏来享受物质财富的分配,能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肯定。只要你有能力,也许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升到顶,甚至一步登天。把“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这句话的内涵体现的淋漓尽致。
商鞅变法在秦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家的思想,但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论。其实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现代社会的身材。以史为鉴,以史为鉴,永远不会过时。从国家层面和未来载人历史的伟大成就来看,为了整个国家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繁荣,适度牺牲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幸福生活和自由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对于今天牺牲的人,只能说对不起。这让我想起了近代工业的兴起,那是吸取了农民一辈子的辛苦换来的。现在弥补三农问题是道德的,也是必然的,我对待农民更可怜,更佩服。
颜王快所做的事情,个人是赞赏的,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有点欠缺。独立对个人和国家都适用。一个人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靠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总是不靠谱的。关键在于个人。父母最后老了无力没收怎么办?兄弟姐妹结婚后,还能要钱吗?依靠一次朋友就相当于欠了一屁股债,三次之后就少了一个朋友。一个国家的独立在现代尤为重要。纵观我们的近代史,从大革命失败到遵义会议,再到中苏决裂,独立自主的思想路线逐渐清晰。独立就是掌握主动权,相当于把自己的生存权永远握在自己手里。
作者大致勾勒了整个战国时期的全貌。但是,每个轮廓缺乏逻辑关系。
前两章的内容可读性极强,即使只读,商品还是相当丰富的。
语言风格和《阅后春秋不能唱》一样,幽默严谨,读来让人心旷神怡。
有很多故事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