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宽城区的历史演变

1999

65438年2月3日,长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我市部分街道办事处调整的通知》(长府发[1999]74号),根据省民政厅《关于长春市街道办事处调整的批复》(姬敏兴批[1999]9号),宽城区撤销西光街道办事处。撤销胜利街道办事处,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新发街道办事处管辖。

在2000年

宽城区辖9个街道,2个镇,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为479,349人。其中:新发街33701、站前街62763、南广街24118、东广街13619、群英街41325、兴业街52537、凯旋街42837。

2003年

宽城区辖新发街、南光街、东光街、站前街、刘颖街、群英街、凯旋街、兴业街、团山街、长通街、兴隆山镇、兰家镇、奋进乡。

2004年

15年8月,全区辖9个街道、2个镇、1个乡镇、51个社区、30个村委会:新发街道(办公地点在东二条街45号,邮编130051)、南广街道(办公地点在东二条街,邮编65448+0),邮编130051 团山街(办事处设在团山街42号,邮编13005)、兴业街(镇政府设在兴业街86-5号,邮编130052)、兰家镇(镇政府设在兰家屯,邮编1306544)。

2005年

德惠市米沙子镇、万宝镇、农安县和龙镇划归宽城区管辖。

到2009年底

宽城区辖9个街道,5个镇,1个乡镇,49个社区,38个村。

经济建设宽城区是长春的老城区,也是长春工业相对集中的地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投资建设了长春电机厂、长春机车厂、长春锅炉厂、长春材料实验机器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曾经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同时,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靠国家拿钱,创办了一批集体企业,如长春锅炉仪表厂、长春宽城制药厂等。有的企业经济效益堪比国企。它不仅解决了国有企业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而且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时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宽城区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在90年代,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城市和地区附近的村庄迅速发展。如奋进乡上台村兴办企业15家,心悦村兴办企业8家,涌现出一批农民企业家,形成了城乡经济发展新格局。到21世纪初,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经济总量翻了一番,GDP保持了18%的年均增长率。

到2003年底,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7亿元,蔬菜大棚遍地开花,无公害蔬菜成为主流,时令蔬菜随时上市,成为城市蔬菜的基地;养殖业空前发展,出现了一批养殖牛、羊、猪、鸡、鱼的专业户。到2003年底,农业总产值达到3.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800元,迈向小康;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培育了以天光牌云母水位计为代表的5个名牌产品,以长春锅炉仪表有限公司为代表的10高新技术企业,以吉林长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为代表的4个小巨人企业。初步形成了电器仪表、木材加工制造、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配套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外商投资企业8家,外向型企业5家。一些新型环保节能项目正在实施,垃圾发电、渣酸生产项目即将投产;如大豆蛋白肽项目,高附加值项目稳步推进。这些项目将成为宽城未来经济的增长点。技术改造每年以1亿元的速度投入;新产品新创造产值每年保持在5000万元以上。

到2003年,工业产值达到25亿元,规模企业达到32家。第三产业欣欣向荣,依托长春火车站、客运站的区位优势,打造以远东批发、长运集团、华政集团为代表的服装、小商品批发零售企业;以五台集团为代表的医药批发零售企业。形成辐射全省乃至东北三省的站前商业带。依托区域内专线优势,发展钢材、水果批发零售市场,现代物流业大踏步前进。到2003年,个体经营户达到1万多户,商品零售额达到6543.8+000多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4亿。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加强软环境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每年的投资额度都在9亿元以上。

为了振兴宽城,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为契机,进行了新一轮的整体规划。提出了“建设长春北部新城”的战略目标和“以人为本、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规划建设老工业基地示范园、环城铁路商务园和铁北物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