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的文化


华阴市历史悠久,文化艺术类属浩繁,源远流长。历代人才辈出,著书立说者层出不穷。东汉“关西夫子”杨震的《关辅古语》、隋文帝的《兵书三十卷》、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盈川集》、严武的《剑南集二卷》、孟利贞的《碧玉芳林四百五十卷》、清初王宏撰的《山志》等,数计千卷,有些已为传世之作。各朝书画家,亦是枚不胜举,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冠军帖》、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清初王宏撰的《汉前将军关壮谬侯祠碑》,堪称“三绝碑”,以画石见长的近代书画家石磊园,多有作品传世。

戏曲音乐,是在隋唐就作舞歌唱。经过千百年演化提高,清时迷胡、老腔已在华阴市广泛流行。民国初年,迷胡、秦腔、皮影等自乐班、社有了发展。黑白无声电影,也随后传入。

新中国建立后,华阴市新华书店、文化馆、专业剧团、广播、电影放映等文化事业单位相继建立,文化事业得以迅速发展。1977年建成电视差转台,1979年成立县文物管理所,1985年成立县图书馆。群众文化生活日益活跃,文化事业呈前所未有的繁荣。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