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典故出自哪里?


人们常把乐以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林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邰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邰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道:“咦,这话怎么象是邰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神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