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化与先秦君子风范对现代有什么意义


先秦时期是我国悠久历史长河中思想文化最为璀璨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 诸侯割据,处处南征北伐,文化上更有著名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盛大局面,而当时的 贵族社会的主体,先秦君子又内外兼修,在外温文尔雅,在内博学多识,慎思明辨,名人典 故层出不穷, 本文将从先秦时代的思想文化背景、 先秦君子的内涵与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进行一一阐述。 关键词: 关键词:先秦 思想与文化 君子风范 学习意义 中国社会思想有悠久的历史,先秦是其发展的黄金时期。从西周的“礼乐文化”,到春秋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兴起,数百年间涌现了十分丰富的社会思想,不仅有孔、墨显学等诸子 学说,甚至还包含有名不见经传的一般言论。这些社会思想闪耀着几千年的历史光辉,为人 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在这个文化大背景下,先秦时期的君子更是“文质彬彬” ,不 但有内在的文化道德等美质修养, 而且还有外在优雅得体的举止风度。 所以先秦时代的君子 应该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环境特征: 一、先秦社会思想具有系统性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思想家,在表达他们的社会看法时,都具有 独自的的特色和缜密的理论建构。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代表了孔子思 想体系的基本框架。道、德、仁的观念始终贯穿在孔子的全部学说中,构成他的整个思想体 系的范畴。墨子社会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都是为了实 现“兼爱”思想,“天志”、“明鬼”则是借宗教迷信来推行兼爱主张。 二、先秦时期思想具有丰富性与自由性。 “丰富” 是相对于以后社会思想的相对僵化而言的。 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统治秩序的解 体, 礼乐制度的崩溃, 使得原来依靠氏族贵族联盟体系建立起来的天子——诸侯——大夫建 立起来的周礼统治秩序彻底崩溃。 周天子形同虚设, 诸侯各自为政的政治局面一方面造就了 多元化的政治环境和较为宽松的学术环境,即:既没有中央集权、帝王专制的大一统政治体 制, 也没有某种国家哲学一家独大的思想专制局面。 各国诸侯也没有以行政命令形式推行某 种思想,压制不同学说。思想与权力的分离造就了思想者,他们可以独立自由的深入思考问 题,从而造就了文化、思想、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多元化趋向,各家各派的学说都可以找 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各种思潮和各种学派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三、先秦社会思想具有超时空的一面。 在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与文化中,有关人与人、我与我、心与心、人与群体、人与自然等 方面的思想确有‘先见性’和‘超前性’”。如孔子所讲的仁义具有时代性的同时,也具有超时代 的意义。相亲相爱是仁,遵纪守法是义。没有仁。人类将不能存在和发展;没有义,社会就 会很难发展。因此仁与义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达到“仁”,孔子强调修己 时应文质兼修,修已是自律和他律的结合,修己的程序是下学上达,修己时要知行并重。把 道德阐述得如此完整,在欧洲是很晚才达到的。 如此的思想文化环境造就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当然,也形成了独特 的先秦君子风范。 先秦君子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度翩翩。 在《诗经》时代,优雅翩翩的外表形象,首先是一个君子所必备的条件。 《礼记--玉澡》 中说: “君衣狐白裘,锦衣以锡之” “君子狐青裘豹褏” ,可以看出先秦时期对社会各等级的人的衣着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而且高贵典雅。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 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 ”其中“切” “磋” “琢” “磨”都是古代骨饰品和玉的制造工艺, 这说明先秦君子就像美玉一样温润亮泽,又有“宽兮绰兮,漪重较兮” ,是说先秦君子心胸 特别宽宏旷达,可以托付与依靠。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又在表达君子有善于开玩笑,不 会轻易发火。由此可见,先秦时代的君子不仅有高贵的外表,关键又有宽广的心胸,同时又 不乏幽默感。可谓是内外兼修,文质彬彬,风度翩翩。 二、博学多识。 先秦君子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博学多识。君子想要教育自己的子民,就一定要不断的 学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所以古代王者建立国家巩固统治,都把教学放在重 要的地位。古代贵族君子不仅学习各种文献典故、史事传闻,更学习天文地理,诗词礼乐。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