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历史人物有谁


他出生在丹东市内,他是一个富家子弟,在他20岁的时候,不畏日寇追杀,把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旗帜插在安东省的心脏--安东市内的土地上。他年轻时从事秘密工作,

1932年19岁时就担任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长、21岁在上海担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宣传部长。抗战时期,他才28岁,中央就把开创太行根据地财贸工作的重担交给了他,在华北日军十万人对太行根据地大“扫荡”的严峻形势下,他按照中央指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敌占区,打通一个个关节,开辟了一条从太行山区到冀鲁豫边区的秘密交通线,将敌占区的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太行,保证了部队的供应和反扫荡的胜利,这条秘密通道还为刘少奇、陈毅等党政军高级干部往返延安,提供了可靠保证。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辽宁省财政厅长、吉林省副主席、东北人民政府贸易部长,为辽沈战役的胜利、东北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到中央任商业部副部长,为创立新中国的商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由于他敢于向上提意见、讲真话,1958年,被贬到一个县里当商业局副局长,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仍满腔热情的为群众服务。直到1981年,中央平反了他的冤案,又走上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领导岗位,为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服务了。谁也不会想到,如此才华出众的人,出生时就是一位只有一只胳膊的残疾儿呢。

他是谁?他就是生在丹东市内,建国初第一位到中央当部长的丹东人,叫王兴让。

我从小就耳闻他的传说,但真正见到他是在1988年。那时政府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去昆明参加由中国民族贸易经济研究会承办的“八五”国家社科《边境贸易》课题成果发布会。刚进开会的宾馆签到,还没到房间,就听到一个人说:丹东谁来了?我猛一回头,见一位七十多岁的长者,个子不高,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头戴新疆小帽,身着灰色风衣,十分潇洒,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王兴让吗?我就是这样幸运的与心目中久已敬仰的王兴让相识了。

王老是位性格鲜明的人,话语之中仍带有丹东口音。他豁达、开朗、直爽,平易近人,那爽朗的笑声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人。他想念故乡,关心丹东,向我问这问那,但他最关心的还是丹东的经济发展,老百姓的生活。他对前苏联计划经济那一套深恶痛绝,对改革开放双手拥护。

从那次以后,又一次在湘西开会时见到他,成了亲热的老乡了。会后还特意请我到他北京的住所作客,他老伴是河南兰考人,对人亲切实在。在王老的促成下,他领导的中国民族贸易经济研究会在丹东开了一次年会,还为丹东办了一些实事。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时,他嘱咐我回丹东给市领导带信,丹东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希望能尽早成立民族贸易经济研究会,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1997年7月19日,传来噩耗,王老因病离开人世,享年84岁。今年是他逝世十周年,让我们丹东人永远记住他,他是丹东人的骄傲!

本文标签: 丹东 中央 一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