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山瑶族乡的历史沿革


耕山类北方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携家入山,以口尝土,察其肥瘠,编茅为屋,食惟菽麦包谷,耕山或二三年,或四五年,地瘠则焚其巢他徙,故称过山瑶。他们操“育勉”(即:瑶族)语。明德年间赵姓瑶族由福建辗转迁徙至莽山峒永安村定居。1821—1850(清道光年间)瑶民起义领袖赵金龙部下,从江化、新田、常宁、桂阳等地疏散至莽山,隐居道洞、塘坊、西岭等村。[八排瑶] 集中聚居在莽山黄家畔村,其先祖由浙江到福建,辗转迁徙到粤北,1506-1521(明正德年间)由广东省阳山县称架太平洞迁入莽山定居。八排瑶由粤北地区的军瘠排、里八洞排、火烧坪排、大掌岭排、横坑排、油岭排、行祥排、马箭排组成 歌谣 莽山瑶民历来善于歌唱,往往“男女杂沓,一唱百和”,很多民间歌手随编随唱,出口成歌。他们用歌词来传颂叙述本民族的历史;用歌唱驱逐生产劳动带来的疲劳;用歌唱互传倾慕心曲、谈情说爱;用歌唱交流相逢与离别之情。其歌谣有历史歌、生产劳动歌、祭祀歌、情歌、谜歌和英雄人物歌。《盘王大歌》以天地人类起源、洪水故事、伏羲兄妹成婚,瓠祖先为崇拜的图腾以及瑶族社会经历作为吟唱歌咏的主要内容,一般在传统的盘王节时吟唱,为瑶族历史的长篇叙事诗。瑶歌体裁大致有三种:一是四句七字一首;二是首句三字或五字,后三句为七字;三是一二四句为七字,第三句字数不等,多至十余字的也有。

莽山,历为瑶族聚居地,明永乐年间( 1403--1424 ),始设瑶总。 正德年间( 1506--1521 ),瑶总下设千长 4 人。清乾隆十年( 1745 ),知县曾宗发奉令沿袭明制仍在莽山设瑶总。嘉庆年间( 1796--1820 ),莽山有瑶民 367 户,设瑶总 1 人,千长 4 人。瑶峒内自行按期公举,瑶官由瑶人担任。咸丰年间是( 1851 — 1861 ),莽山划为特别区,督办团练,名为永安团。民国年初,莽山汉族士绅复办永安团。1937 年,国民政府实业部始决定将莽山森林划为国有林区。1950 年 4 月,成立莽山乡。1956 年 9 月,成立莽山森林经营所。1958 年 3 月,莽山森林经营所改称国营莽山林场,直属湖南省林业厅。 10 月,莽山乡改称莽山人民公社,并入莽山林场,该林场复归宜章县管辖。1961 年 9 月,场、社分设,林场收归湖南省业林业厅直辖,莽山人民公社属县管辖。 1972 年,林场下放郴州地区管辖。1982 年,莽山林场更名为湖南省郴州地区莽山林业管理局,莽山人民公社更名为莽山瑶族人民公社。1984 年,莽山瑶族人民公社改称莽山乡人民政府。1992 年 7 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莽山国家森林公园”,11 月,郴州地区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莽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与莽山林管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94 年 4 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尔后相继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1998 年莽山林业管理局改称莽山国有林业管理局。 2001 年 12 月,林管局下放至宜章县管辖,正处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设有 12 个职能科室, 12 个二级机构。是年,莽山总人口 8183 人,其中莽山林管局在职干部职工 806 人,离退休 457 人,家属 607 人,余为莽山乡瑶族和客家人。

本文标签: 瑶族 山林 年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