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黄山虎


近代的黄山无老虎。然而,在很久很久以前,黄山却是一个多虎的地区。

黄山地区,岗恋重叠,峪谷幽深,旧时林木茂密,人迹罕至,很适宜虎类的潜层和繁衍。

古代黄山出虎最多的地方是祁门。南宋端平元年(1234),“虎伤二十余人”,县令傅褒募猎户以“药矢窝弓,罟获陷阱”,先后擒虎十一只。由于他实行“虎政”惠利百姓,受到当年民众的称赞和朝廷的嘉奖。

明朝初年,朝廷规定徽州六县(含婺源)每年要上贡虎皮九十四张,即每个猎户一张,以歙县上贡四十张为最多。可见明代的黄山地区还是有很多老虎的。

永乐八年(1410),祁门虎患又严重起来,知县募人捕捉,设陷阱314处,不久,就获得虎豹46只。

万历三十六年(1608),竟有老虎跑进歙县通判署衡门里咬伤九人。

两年后,在休宁汊口,虎闯进民家,这家两位勇敢的“女武松”,竟然把老虎活活地扼死。

天启三年(1623),绩溪再次多虎,伤数百人,知县派人捕捉,“一月连杀五虎”。

清朝前期,虎患仍很严重,顺治十一年(1654),休宁西乡,虎“白昼群行”。

康熙五年(1666),黄山附近的广德州老虎伤人,知州命猎户“以火炮击杀数十”,并要民众把原来藏虎的一片二十里范围的大竹林砍伐罄尽,以杜隐患。

由于人类的猎捕和格杀,乾隆以后虎群已渐稀少。乾隆四年(1739),太平西郊多虎,猎人在“三日内连毙二虎”,这已是黄山虎患的最后记载了,黄山虎是我国特有的华南虎种,毛色深,呈棕黄,体重可达三百多公斤。

据《黟县志》等介绍:虎是兽中之王,夜视物放光,夏秋始啸,声吼如雷,百兽震恐。

虎凶猛,以野猪为主要食物,其次是熊、麝等。

《中国动物志》第八卷说:“虎食人只能说是偶然现象,虎作为伤人的害兽是不妥的”。但从以上虎患严重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岂不是矛盾的吗?其实,也不尽然。

因为“虎伤人”,往往一方面是与虎本身繁殖过快,作为提供给虎的食物的野生动物不足有关;另一方面,因气候干旱、大水,导致虎的食物来源短缺,转而食人。如绩溪在成化、嘉靖、乾隆年间,皆因当年夏秋长期干旱从而引起“多虎伤人”;又如休宁也曾有“大水、多虎”的记载。这说明“虎伤人”一般是由于以上原因才离开栖息地和固定的活动领域而到村舍附近猎食家畜的,至于奔窜闹市、这更是极偶然的现象。

虎一般是不伤害人的,这也有史料记载;

万历三十八年(1610),黄山僧人寓安常夜行遇虎,但他不仅没有逃避,反而迎上前去抚摸虎头,结果竟出现了“人虎相安”的奇迹,闻者大为惊异。

康熙二十八年(1689),名僧雪庄游黄山,坐于平素多虎的白砂矼小憩,恰巧有虎伏在他的下面,他大声呵斥要虎离开,结果虎竟缓步而去。

由此可见,在生态平衡,或是在正常的气候、地理环境下,在虎的食物来源充分的条件下,“虎不伤害人”。

黄山人民在长期同虎患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防虎和捕虎的经验。如休宁以西的山间居民在进入深山老林采集野生植物时,就一起唱着高亢的山歌,他们“一唱十和,以驱虎狼”,很有效果。据说虎听到歌声就会伏匿不动。

人们还提到进山时不能敲打锣鼓,否则,虎会寻声而来。虎害怕火枪和撒网。用网张虎,它就不敢犯人。猎人遇虎,用棕毛做成的球向虎掷去,虎咬棕球,齿爪皆陷在棕毛里,一时难以拔出,猎人就可借机用虎叉攻击。

虎在行动时,往往散发出浓厚的虎腥气,人们闯腥可以及时戒备。如顺治十七年(1660),高僧、画家渐江大师同友人结伴游黄山,在多虎豹出没的白沙岭,就因“腥风逆人”而“毛发皆竖”。

由于人口的剧增,农垦区的不断扩大,对森林的砍伐无度,可供黄山虎活动的地区日益狭小,而人们又被“虎的全身都是宝”所诱惑,一味地滥捕滥杀,使黄山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及至道光七年(1827)篡修“徽州府志”时,在《物产·兽类》中已无“产虎”的记载。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