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看不懂《大明王朝1566》?或者说为什么普通人看不懂这部剧?


因为《大明王朝》的情节和精神上的饱满,是可以作为名着去传承的。它的信息密度上的饱满,是可以与电影作比较的。

一般来说,因为电影时长的限制

一般来说,因为电影时长的限制,要在一两小时内讲清楚一个故事,还要体现出思想和艺术手法上的价值,就要求了电影的信息量远大于电视剧。哪怕是爆米花电影,优秀的作品,它的台词也是认真设计打磨的,尽量不说废话,不加入无用镜头,不灌水。而电视剧,即便是很多优秀的商业剧,跳一集半集,也不影响继续观看。猜也猜到了跳过那部分内容讲的什么。这本来也是电视剧的要求——要让新换台过来的观众跟得上,能接着看下去。但是大明王朝用电视剧的体量,压缩进了电影的信息量。这既会给观众以“烧脑”的快感,也会带来疲惫。

同时,由于题材的原因,这种“烧脑”会让观众不适应,难以消化

同时,由于题材的原因,这种“烧脑”会让观众不适应,难以消化。像《隐秘的角落》,《白夜追凶》,或者电影《恐怖游轮》这样的悬疑题材,套路是成熟的。那就是观众能够理解台词剧情,快速掌握局势发展,“烧脑”的地方是诡计,是反转的设置,这会让观众有参与感,如同侦探旁的助手,参与其中。而《大明王朝》的“烧脑”,是没有固有商业套路的,是观众不熟悉的。这就从一开始给了一个欣赏的台阶,或者说是门槛。而且,观众感受到的烧脑,是全方位的,是台词,剧情,反映的人物心理,行为逻辑,全然的陌生。有时候,甚至有种在“上课”的感觉。电视剧中的人物在教观众如何理解自己和别人的语言,行为,动机,引起的结果。

《大明王朝》的精致,也像是一本可以反复读的名着。创作者认真地创作了人物的思想和精神,描绘了人物的成长和变化。不深入去思考,便很容易“get”不到,就无法理解人物了。比如这个问题下就有一个回答,说海瑞不是为了“民”,而是为了“名”。追求儒家终极的“名”,不过是在追求过程中,附带地利好了人民的利益。

如果去分析海瑞在剧中的成长和变化,我会很自然地认为,这个判断不合逻辑。海瑞自己曾剖白,本来干完这一任南平教谕就回乡侍奉老母过活。他的层次,本来根本接触不到帝王将相,对君父有最朴素的,天然的敬爱。对人民有朴素的“父母官”的保护意识。可是在卷入政治风波后,在一次次地审问郑何二人的过程中,在问出“君父知否”的疑问后,他一步步认识到,大明朝积弊如此之深,而这天下大弊不在贪官污吏奸臣,而在于以家奴治天下的君王。

可以说,海瑞是剧中最重要的,在进行思想的蜕变和深化的人

可以说,海瑞是剧中最重要的,在进行思想的蜕变和深化的人。他甚至是我们读者的分身。和我们读者一起,从简单地认为,天下是严党捣乱的,只要倒严,就可以拨乱反正,重还朗朗干坤,到认识到,皇帝才是问题的根本。和观众一起,完成了认知的破碎和重建,最终成为了真正的利剑。

可是这把利剑最终只能是生锈的刀。人不可能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作为最大既得利益者的皇帝,没有自我革除的动力和觉悟。理想终究只是理想。所以观众跟着海瑞一起失败了。甚至失败之前还和海瑞一起听了嘉靖的长江黄河论,又上了一课,再自我怀疑一番。

这一系列的思想震荡指导下的行为逻辑,不能用“为名”来解释。这样丰富,同时具有深刻浪漫主义的精神追求,和现实主义的政治诉求的人物,观众太难在电视中看到了。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如《琅琊榜》,《甄嬛传》,终归是商业性的,它们的情节精致,但是人物思想并不十分深刻。观众能否比较容易地理解这些人物的行为和思想。

而《大明王朝》中的人物,他们的行为太具有智慧性,从而将思想掩藏得太惹人寻味。整部作品像一本名着,时时翻翻,细细读读,总有些新感悟。

本文标签: 观众 人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