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镇的历史名人


怀仁镇,唐代“三孟”的故里。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人才辈出,文化底蕴厚重。

孟云卿

(约725-?)字升之,唐天宝初赴长安应试未第,30岁后始举进士,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首,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孟元卿与杜甫友谊笃厚。758年(唐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功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孟云卿》。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都,城湖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元结极为推重孟云卿的诗,760年(唐乾元三年),他所编诗集《箧中集》里,选入当时7位诗人的诗共24首,其中孟云卿诗5首。766年(唐大历元年),孟云卿远往南海,元结作诗赠别,题为《送孟校书往南海》。诗序中元结自称:“平昌孟云卿与元次山同州里,以词学相友,几二十年…… 材业,次山不如云卿;词赋,次山不如云卿;通和,次山不如云卿……云卿少次山六七岁,云卿声名满天下,知己在朝廷。及次山之年,云卿何事不可至。”高度评价孟云卿的品德与才学,热情赞扬彼此兄弟般的真诚友谊。孟云卿生活在唐代盛转衰的剧变时期,安史之乱中,他家境困顿,瓢泊四方,其卒年、卒地不详。

孟简

(?至八二三)字几道,行十六,举进士宏辞连中,元和中,官至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尤工诗,善行书,元和十一年(八一六)书梁庚层吾撰唐经禹庙诗。(见《唐书本传、金石录》)所作《咏欧阳行周事并序》,叙写欧阳詹与太原妓恋爱事迹,颇为动人。《全唐诗》卷四七三录其诗七首,《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二四补二首。《全唐文》卷六一六收其文三篇。《唐文拾遗》卷二六又录其文一篇。

孟迟

文献通考作孟达。字叔之),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末前后在世。有诗名,尤工绝句。与顾非熊甚相得,于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同举进士第。亦与杜牧友善,迟至池州,牧作诗送之。迟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清代涌现出义士杨橝、阎常留

杨橝(生卒年不详)怀仁杨家村人。庠生。曾在怀仁街设铺行医,医术高明,并精通武艺,救死扶伤,在乡里颇有威信。与阎常留世交,彼此肝胆相照。阎常留(?~1775) 怀仁闫家村人。廪生。聪明好学,工词曲,精乐理。为人正直,疾恶如仇。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史进功以白银200两行贿主考,捐得小登科。阎常留闻此,径赴学院质问。主考自知有错,令史向阎常留登门道歉。1775年(清嘉庆四年),德平县旱灾歉收,民众衣食无着。县知事叶芳不恤民情,每亩地加收漕米8合,并要提前缴纳,县民怨声载道。杨橝与乡民相约,拒不完纳。叶芳以为阎常留在民众中享有声望,且与杨橝友善,请其劝导杨橝,杨橝闻此,表示愿仍依常年数完纳。同到县城后,阎常留先进县衙见叶芳,叶执意不允,反诬阎、杨聚众滋事。杨橝久等不见阎出,乃率众涌入大堂,一气之下将叶芳杀死。事变后,杨橝欲去济南投案自首,阎常留以为按清律杀知县要屠戮全县,独往无益,劝杨橝远走避难。杨走后,阎自请入狱。开庭时,观众如堵,阎常留意态自然,声言:“今年漕米涨码,民愤弥天,酿成此事,责任在我一人,与德平子民无关。”经三审并无异词,被押解入京。阎常留被斩后,邑人领尸还乡。出殡之日,全县各村均来代表会葬,众人无不挥泪哀恸!至今仍传有民谣:“阎常留是好汉,豁出一命救全县”。杨橝携眷逃至吉林后,仍以行医为业。每遇同乡忆及往事时说:“回首往事,一则以慰,一则以憾--为阎先生救得全县而欣慰,但他却因此而逃生,实在不时感到愧憾!”

民国时期的上官云相

是怀仁镇小街子村人,字纪青,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历任国民党军队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国民政府参军等职。国民政府第一次授衔陆军中将,后晋升上将。1949年初去台湾,1969年8月8日在台北病逝。

本文标签: 全县 杜甫 不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