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大米的历史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吉林将军富俊组织少数朝鲜族居民在沙河镇的亮甸子、王家街一带引水种稻,所产稻谷用石头碾子碾成大米,其后成为清朝后期历代皇帝的贡米。

哈尔滨的水稻面积已经达到了665万亩,总产已经达到了70亿斤。

全国平均每人可以吃到5斤哈尔滨大米。

全国水稻大县五常,水稻面积达到170万亩,是建国初的17倍。

自五常于清乾隆年间开始有栽培水稻的历史记载以来,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五常大米名声鹊起,誉满天下,一直是皇室独享的御贡米。

改革开放后来更是屡获殊荣,“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国名牌”、“美国食品营养协会认证产品”、“中国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等桂冠独享华夏。

“五常米,帝王粮”的民谚在白山黑水间广为传唱。

对饮食挑剔到极致的慈禧太后更是多次提起“非此米不能尽食”。

五常是从1835年开始种植水稻的,距今已有176年的历史。

五常从1993年提出绿色战略口号,率先举起水稻这面“大旗”,树绿色食品的品牌。

1993年五常有130万亩稻田(2000年有160万亩),提出的口号是:百万无公害,10亿精加工,占领大市场,富裕老百姓。

1994年10月使用国家绿色食品的标志。

1995年成为中国仅有的7个大米名牌之一,也是我市唯一的中国名牌大米产品。

五常市于1999年成立了大米协会,同时组建了大型产业化龙头———绿风优质米开发集团。

2001年,五常市开始整合稻米资源及品牌,凡是在五常划定产区所产稻谷,集中打“五常大米”一个品牌,根据不同品种,分别注册“五常大米”、“五常香米”、“五常糯米”和“五常黑米”四个商品名称。

2003年,五常大米商品量达4亿多公斤,每公斤比其他大米售价高出0.12元,稻农增收5000多万元。

本文标签: 大米 水稻 食品 中国 绿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