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谁最可爱?


明武宗正德皇帝!!这是莫言的一篇文章,看了便知为何,很好玩的!! <历史也曾无厘头——明武宗正德帝评传> 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恐怕没有人会傻到说他是一个好皇帝,但他老兄实在是个妙人儿,倘非不幸而干了皇帝这一行,大可向演艺圈发展,也不失为有趣的买单朋友,颇值得一交。鲁迅先生有一句著名的评论道:“其实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无赖儿郎”四字,用在厚照身上,可称的评。 厚照是独子,嫡出,出生的时辰好,于是当然地得到各种正史的交口赞扬,说他貌似太祖皇帝,神采焕发,有玉一样的气质。象朱元璋那张铁锹脸实在没啥可自豪的,恐怕也只有墨玉的气质,但“肖”是中国传统儿子们的最高标准,所以正史既然对这位命定的皇帝习惯性地大摇其尾,我们也就姑妄听之吧。 据说幼年的厚照具有多种让人羡慕的技能与品行:好学习,尊师长,善作诗,能度曲,俨然一副好孩子摸样。这些可能属实,但显然不是他的真性格。作为备受宠爱的天之骄子,厚照养成了终生脱不去的顽童习气。他天性好动,我行我素,不拘小节,藐视权威,却又懂得运用权力。他有超人的胆量、充分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古怪的幽默感,却又极度缺乏责任心,处理日常政务亦非所长。这样一个张扬个性的人,上天偏偏安排他做皇帝,而且是守成之主,明王朝能不殆哉? 正德五年出了一件大事,安化王以诛刘瑾为名反叛。虽然一个月即被平定,但檄文中陈述的刘瑾罪状引起了厚照的警惕。功臣张永又狠狠地告了一状,罪名是谋反。厚照倒吸一口冷气,思想刘瑾执掌大权以来,查盘、清丈、拣选干才,倒也作了一些于朝政有益的事,而树威结党,凌虐百官,显然并非善类。厚照秉性中也有刚断的一面,随即亲自锁拿刘瑾,主持抄家。不仅抄没财宝无数,还搜出一些违禁物品,于是下决心将刘瑾凌迟。凌迟在明朝属于法定刑,按规定要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三日而死。每下一刀吆喝一声,犯人昏厥则泼醒再割。如犯人捱不足三日,传说刽子手是要抵罪的。刘瑾挺过了第一天的三百五十七刀,回牢居然还喝了两大碗稀粥,真不知他哪来的胃口,这个六十岁的老阉奴实在具有极佳的心理素质。第二天刘瑾再也没有挺过去,刽子手朋友只怕要糟。 厚照收回权柄,从此不再大权旁落,大臣们相当振奋了一阵子,可惜随即发现,这未必是国家之福。皇帝仍然频频消失,见到大臣的时候仍然嬉皮笑脸,望之不似人君。更让人头疼的是,他原本就有故意与大臣们作对的迹象,这时越发变本加厉,而且好象乐此不疲。事实上厚照的政事固然乏善可陈,亦并无暴政,六部奏事,一从所请,也比较通情达理。只是过于随便,把大小官员们倚若性命的规矩礼仪丝毫不放在眼里。在为祖母举行葬礼的时候,他看见地上满是泥水,就下令免予磕头。一位御史因没有机会在泥水中挣扎而深感遗憾,认为这种好心肠是莫大的侮辱,具折对厚照大加教训。 随着时间的推移,厚照烦透了沉闷的皇宫和无聊的政事,微服行游京师也提不起兴致。江彬力劝他远行,并且诱导说,宣化是形胜之地,既可驰骋千里,又能观察边情。还暧昧地补充说,那地方盛产美女。正德十二年,厚照开始他生命中一次较大的冒险,与江彬出关。没想到在居庸关遭到峻拒。巡关御史张钦关闭城门,不肯放行,自己仗剑坐于关下,称:“敢言开关者,斩。”厚照居然拿他没办法,只好怏怏而去。但作为一个渴望新鲜刺激的大孩子,厚照时刻窥伺着机会。十九天后,趁张钦外出,厚照混出关门,向宣化方向加速奔逃,途中数问御史安在,可见他还是自知理亏,害怕那些道德通天的大臣们聒噪。他的对策也颇具孩子气,即令不许文官出关,同时为了使自己巡边合理化,下旨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皇帝封自己的官,而且只是一个小小总兵,在中国历史上别无分号,也让大臣们啼笑皆非。且说大将军朱寿厚照在宣化继续微服夜行的传统,遇高门大户则闯入,索要酒食,搜掠妇女,足足折腾了一个多月,搞得家家闭户,而北京几乎和皇帝失去联络,一时谣言蜂起。巡视途中,厚照充分展示了他的散漫不拘小节。他多次扔下自己的乘舆,去和别人挤在大车上。一次巡抚设宴招待他,却没来得及送筷子。该巡抚魂不附体,厚照却大笑曰,假如我是你,哪敢如此怠慢!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