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电视剧商鞅变法中有没有不符合历史史情的地方


2014年10月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全面讲述了秦国商鞅变法的历程。秦孝公与商鞅两位不世出的政治家精诚协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彻底的一次改革。尽管这对君臣以不同的方式英年早逝,但他们共同开创的秦法制,为百余年后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切历史文学都是对真实历史的艺术加工。相对于寥寥数语的史料记载,文学作品参入了大量想象与虚构。那么《大秦帝国之裂变》与历史上的商鞅变法主要有哪些细节上的差异呢?

差异一: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点。

《大秦帝国之裂变》改编自孙皓晖先生写的历史小说《大秦帝国》的第一部《黑色裂变》。看过《黑色裂变》的朋友会发现,原著叙事节奏极为紧凑,仿佛变法是在弹指一挥间完成。电视剧的叙事节奏相对慢一些,却也是一件大事紧接着一件大事。古人常说“秦政峻急”,电视剧如实还原了人们对秦国的刻板印象。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商鞅变法历时20年,分为两个阶段。这比之前的楚国吴起变法和之后的北宋王安石变法(7年)、明朝张居正变法(10年),都要长许多。从数据来看,商鞅变法的节奏反倒显得更为从容。

让我们结合《史记·秦本纪》看商鞅变法的几个时间轴:

秦孝公元年,秦国发出《求贤令》。卫鞅从魏国西行入秦,在景监的引荐下,三说秦孝公,面试通过。电视剧对这段情节有着生动的还原。

孝公二年,秦国唯一的大事是“天子致胙”。周天子在祭祀之后,把祭祀用的肉分给诸侯,以表示礼遇。这就是“天子致胙”的传统。卫鞅在做什么?史书无记录。而电视剧的设定是,秦孝公雪藏卫鞅,让他安心准备变法事宜。

孝公三年,庙堂召开朝会,讨论秦国是否应该变法。甘龙、杜挚两个保守派大臣反对改革,但被卫鞅驳倒。于是秦孝公决心变法,任命卫鞅为左庶长,主持改革大计。

在剧中,秦孝公只雪藏了卫鞅一个冬天。而真实情况是,卫鞅被雪藏了整整一年。为了让故事变得更紧凑,作者对事件发生的时间作了许多类似的调整。观众大多以为所有的事情都是接连发生的。而实际上,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可能相隔了好几年,并且时间先后顺序不同于文学作品。

差异二:河西之战并非秦国变法时期唯一的战争。

秦孝公在即位第一年曾经“出兵东围陕城,西斩戎之獂王”。这在剧中有所提及。《大秦帝国之裂变》中称秦国此后一直埋头变法,没有与六国进行互动,也没有再发动战争,直到河西之战一举收复失地。这与真实的历史大相径庭。

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真实历史上,秦孝公都是一个沉稳深思、志向远大、坚韧隐忍、胸怀开阔的人。但不同的是,《大秦帝国之裂变》将秦孝公塑造成类似越王勾践的后发制人高手。其实,真正的秦孝公是一个十分善于把握机会主动出击的人。

孝公七年,商鞅变法才刚刚四年。秦孝公对宿敌魏国开展外交,在杜平与魏惠王举行会盟。孝公曾在《求贤令》中沉痛地说:“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自从秦穆公死后,山东列国一直很歧视秦国。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不肯与秦国会盟。由此可见,商鞅变法的确让诸侯开始对秦国刮目相看。

但是,杜平会盟并不意味着秦魏两国放弃历史恩怨,反而奏响了新战争的序曲。

孝公八年,商鞅变法第五年,秦军在元里之战中击败魏军。两年之后,魏国首都安邑被秦军包围,魏惠王君臣被迫投降。统兵大将不是别人,正是升任秦国大良造的卫鞅。

真实的历史有时候比小说故事更有戏剧性。但需要指出的是,秦军取得此战胜利是因为抓住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战机。在元里之战时,魏国的主力大军恰好在将军庞涓的指挥下围攻赵国首都邯郸。次年,孙膑指挥齐军在桂陵大败魏军,“围魏救赵”指的就是这次战役。魏国元气大伤,无力抵抗,故而不得不向秦军投降。

从孝公十年迫降安邑之后,整整十二年没再打仗。孝公二十二年,魏国在马陵之战中惨败,卫鞅率领秦军攻打魏国,以欺诈手段擒获了魏将公子卬。这边是电视剧中的河西之战。卫鞅也因此役被封为商君,从此以后世人称他“商鞅”。

孝公二十四年,秦军在雁门与魏军再次交锋。魏军战败,魏将错被俘虏。

由此可知,历史上的秦孝公与商鞅并不像越王勾践破吴归那样一战定输赢,而是多次主动进攻当时的霸主魏国。

当然,他们每一次进攻都抓住了魏国主力不在老窝的空档。迫降安邑之后,秦国一反常态没有继续出兵。这是因为秦国正在进行第二阶段变法,而且魏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国还不足以和它全面大战。于是秦孝公与商鞅耐心等待了十年,才一举赢得河西之战。从此以后,秦魏关系彻底颠倒。

差异三:商鞅之死的经过。

不少观众认为《大秦帝国之裂变》把商鞅塑造得太高大全。在剧中,商鞅面对老世族的诬告与新国君的猜忌,不但没有辩解,反而主动解除了秦孝公生前留给他的所有保护措施。最终,商鞅主动牺牲自己,换取了秦惠文王、公子虔等人对新法的支持。而看过《史记·商君列传》的朋友,会认为这个剧情设定不符合史实。

按照《史记》说法,公子虔等人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派人逮捕商鞅,商鞅逃到魏国被赶回来,然后回到自己封邑组织徒属发动攻打郑地,秦军在郑黾池杀死了他。商鞅死后,尸体遭到车裂,全家被灭。

尽管《大秦帝国之裂变》中也有商鞅一度逃往魏国、回封邑等情节,但没有发兵叛乱的举动。这是作者在歪曲真实历史吗?

其实,关于商鞅之死的经过,还有另一个版本。

《战国策·秦策一·卫鞅亡魏入秦》:“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在这个版本中,商鞅在新君即位后主动辞官退隐,秦惠文王听信谗言,把商鞅抓回来车裂。也就是说,商鞅没有起兵反抗,而是直接入狱再被处死。《战国策》的说法,与《史记》记载存在矛盾,但与《大秦帝国之裂变》的剧情设定基本吻合。可见,剧中采信的是《战国策》版本的商鞅之死,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史记·商君列传》的某些事件。

历史剧与史书记载通常会存在不少差异,这是由文学创作的特性所决定的。真实的历史记录不乏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但更多时候像是一部没有重点的流水账。文学作品为了塑造矛盾冲突与表达思想精神,往往会对零散的史料进行较大幅度的剪裁。文学创作规律是造成电视剧与史书记载有所出入的根本原因。艺术加工不是问题,问题是作品能否能再现那段历史的社会风貌与时代精神。只要做到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就是成功的历史文学作品。

本文标签: 变法 历史 裂变 帝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