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箪酒的由来


瓜箪酒的由来:瑶家房前屋后种植的一种葫芦瓜成熟后在瓜头上开一个圆口即成。酒具独特外形,因此酒才被称为瓜箪酒。

瑶族人民居住于高寒山区,劳动强度相当大,经常要以酒来活血御寒;再加上瑶胞好客,亲朋好友来了,要以酒相待,开怀畅饮。因而大多数男女都爱喝酒,特别喜爱自家酿制的“瓜箪酒”。

瑶族人民待客热情,有客上门,即用家酿酒盛情款待,以葫芦瓢作酒杯,因称之“瓜箪酒”。这种酒既吃酒又吃糟,浓郁香醇。

瓜箪酒的酿造:

酿制“瓜箪酒”以杂粮为原料,如玉米粒或碎玉米、小米、旱禾米、红薯丝等混在一起蒸饭,然后将农历八月十五上山采集的山药制成的特种酒曲药粉撒在酒饭里拌匀。

拌酒药时对温度特别讲究,因为酒饭由多种杂粮组成,粗细不一、长短不一、干湿不一,且四时气温不一,如果温度掌握不好,就不可能酿出好酒。拌好酒药后,盛入缸中,压个半实。然后在酒饭中开一个小碗深的酒井,将缸加盖,并保好温。

两天后酒即酿成,揭开缸盖,可见“酒井”中已是满满的“香泉”。这时又将酒拌匀,盛入坛中腌放,保存期延长至数月或半年,这酒便是瑶家的“老窖”。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