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纵队历史


一、日军占领海南岛经过

1939年(昭和14年、民国二十八年)一月十九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二六五号作战命令,内容有关海南作战与协同的指示,此前一周,日军大本营陆军部与海军部在联合召开的海南北部作战会议中,商议了有关的协同摘要,一月二十一月,下达[广东登字(Y)作战命令]、[第二十一军与第五舰队间协同概要],命令中还规定了有关综合情报资料,如《海南兵要地志》等由第五舰队负责向参战日军部队提供,日本海军陆战队到海南参战,并于同期下达了日军华南部队作战概要。

日军第二十一军,是驻扎在中国华南地区的一支主力部队,自1938年(昭和十三年、民国二十七年)占领广东后,其受命作战的目标和进攻方向是中国华南至西南地区和法属安南,军事行动是企图切断从印度、缅甸来自盟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物资补给。此时沿粤汉铁路伸展开的运输线已被日军切断,但是,西南方向的补给路线仍然通畅,不断向中国输送战争物资,日军大本营认为,有必要在尽快在华南至西南方向上,采取军事行动,彻底割断这一地区的物资运输路线,以保证中国战区军事行动的顺利推进,是故,命令驻广东的二十一军,尽速采取军事行动。

早在一九三七年二月,日军少数部队就来到了海南岛北部南渡江以西的地区,同年六月日军又攻占汕头、八月攻占深圳、十一月攻下南宁,矛头直指大西南。日军不断发起攻势,其主要战役有四个:一是六月花县战役、二是八月夏季作战攻势、三是十二月翁、英会战(注:广东翁源、英德二县地区),四是宾阳战役。因为华南地区作战需要,日军大本营逐渐向这一地区增派兵力,扩充以二十一军为主的军事力量,以投入到相关战场,总计调入该地区的兵力有:一月末,将住台湾的饭田支队改编为台湾混成旅团,投入海南岛作战;二月末,将住华的六个步兵大队合编成独立旅团,归入二十一军战斗序列,该旅团调二个大队驻守佛山和虎门,其他部队警备军部各兵站;七月,二十一军下令海南派遣部队司令官马渊久之助少将,将三个步兵大队、一个山炮大队和其他部队一部分编成战斗群,与台湾混成旅团交替防守广东至海南岛沿海一线;二月初,将第五师团和三十八师团调来广东,归入二十一军战斗序列,并命令第五师和台湾混成旅团发起南宁战役(昆仑关战役),由三十八师团接替台湾混成旅团警备佛山地区;十一月中,又将近卫混成旅团调来广东,加入二十一军战斗序列;十二月将一0六师团调归二十一军指挥,将十八师团投入广西宾阳战役,此前该师团住广东(海南岛)东方县担任警备任务,调广西后改由一0六师团前来东方县接替。

在日军的作战方案中有这样的描述:海南岛为中国的南部要地,占领后可切断来自法属印度支那半岛及缅甸方向的支援路线,同时可将海南岛当做日军航空作战及海上作战的重要基地,其对于南洋军事行动有重大价值。日军大本营视占领海南为一项重大军事行动,命令二十一军要与海南现驻在日军协同作战,举一役完全占领之。二十一军司令官基于上方命令,下达各部队展开海南北部作战行动,发动作战行动的是陆军饭田支队(台湾混成旅团)、海军第五舰队,由海军运送部队到登陆地点,海、陆军协同实施作战行动。从日军大本营“二五六”号作计划及战纲要上看,日军海南岛的作战目的是:建立在海南岛北部空军作战基地,用于对南海的封锁作战。此目的的达成,必须占领海口附近要地,因此,除军防的必要措施以外,其他有关政策上的措施暂不实施。占领海南后,陆上地区警备任务交由陆军担任,海上警备由海军担任,海口机场、港口及相关管理使用由海军担任与陆军协同处理,登陆后岛上事务由指挥官直接与日军大本营请示,要求于登陆第二日例行报告制度,对海南岛的占领行动,在陆军的作战计划中称“登”字行动,在海军的作战计划中称“Y”字行动。北面由陆军主导,南面由海军主导。北部行动计划中地区代号如下:A地区指澄迈角以西湿地附近海岸,登陆第一梯队;B地区指澄迈角帽山海岸(第一方案);C地区帽山东部地区,第一梯队登陆地点;D地区指帽山以东地区(第二方案);E地区指秀英炮台地区,第二梯队登陆地点,F地区,海口附近地区海岸,第二梯队登陆地点。第一梯队登陆计划兵力为,步兵六个大队、作战物资六万吨,第二梯队作战计划是运输其他军种部队及后勤物资约六万吨。海军舰队起渡地点确定为,第一次在黄埔和虎门,第二次在虎门和万山群岛,第一次时间为X-4日中午集合后逐次出港,第二次为X-2午夜出港。海上编队中,第一梯队指挥官是第五舰队司令官,搭载部队为第九战斗群,护航为23和28驱逐舰分队,航空兵部队是由十四和十六航空队组成的第三联合航空队,包括舰载机18架、渔雷机6架、中岛型轰炸机18架、水上侦察机9架;还有由“赤城”号和“千代田”号航空母战斗群,包括舰载战斗机18架、渔雷机12架、“中岛”型轰炸机18架和水上侦察机9架共两批,分别支援北部和南部进攻行动。陆军部分,参加此次登陆作战行动的是,第四飞行团直协一队4架战斗机,18架轻型轰炸机;饭田支队(台湾混成旅团),司令官饭田祥次郎、台湾守备队司令部、台湾步兵第一、二联队,台湾炮兵联队、第二卫生队、暂编汽车队和其他一部分后勤部队。攻占海南岛行动中日军的总指挥官为二十一军司令官安藤吉利少将,各部队指挥官分别是,陆军少将饭田祥次郎(台湾混成旅团)、海军中将兵藤信雄(第五舰队司令官)、海军少将山县正卿(航空兵指挥官负责北部作战)、海军少将细萱茂子郎(航空兵指挥官负责南部作战)、第四飞行团团长陆军少将本乡义夫。

日军在发起进攻前,相关海南岛情报获得主要是由日本驻香港领事馆组织华南地区日本情报网搜集,时间是日军进攻汉口前,概要如下:海南岛有余汉谋部一个半师兵力约一万五千人,但于1938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两天,在六十二军军长张达指挥下,将正规军全部搭帆船渡海向广东西江地区撤退,海南军政权力交警备司令王毅掌握。其他部队为非正规军,有:游击司令云震中一部、行政督察专员吉章简一部、自卫团独立大队冯白驹(***)一部,日军情报表述说,现王毅与各部感情不睦,军政团结力量薄弱,中央政府拟将王毅与在东江的指挥官吴道南交换任命,由他接替海南守备司令兼行政督察专员,而吴某因行动日程未定,且因其家属居住香港而延后,当时吴某认为海南作战方法不妥,不能与日军正面相碰,应将军队集结于五指山区,以期进行游击战战法。海南岛现有兵力数量,保安第五旅两个团一千六百人,新编守备军七个大队一千七百人,独立大队(***)三百人,秀英炮台守军二百五十人,自卫团(还在组建中),共有步枪二千枝、机关枪一百一十挺。海口港口和三亚港口已经埋没水雷。由于各部队主张不一致,军队无法统一行动,海口方面之民众对政府和民国军队无好感,尽管海南军人和官吏排日运动激烈,但社会情形却是如同满洲。日军情报还详细描述海南岛的地理情况,位置:北纬十八度至二十度,东经一0九度至一百一十度。面积比台湾小,约九百七十八平方华里,住民及人口多数是汉族,有少数黎族(约占当地人口百分之十),人口总数二百0九万。交通方面全岛汽车公路已经完成,共有汽车五百辆,民国政府军队,有一师团级指挥部设于琼州(府城镇)府,一旅团级指挥部设于海口,秀英炮台驻军二百余人,保安五旅及第一团、第二团(约二千五百人),分驻海口附近、文昌、清澜、榆林及三亚等地。以上各项是昭和十三年(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三月)日军进攻海南岛前一年,由香港领事馆总领事中村报告。

澄迈东北角的一个海湾,在普通地图上是澄迈老城以北沿海,航海图上是澄迈角,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日军史料称,1939年(昭和二十八年)二月十日午夜三时,日军一部在此登陆,四时,右路先头部队到达龙市虚的公路上,左路先头部队到达北村东南方向约两公里处,早晨七时左右,在文盛附近遇到民国政府部队的零星抵抗,战斗终于打响。得相持的时间不久,上午八时,日军左路部队攻下武兴一带地区,而后占领秀英高地(注:原向荣村西南方向台地),中午十二时日军攻进海口市内。民国政府当时驻扎在琼北的部队是地方保安团一千多人,其中五百人在战斗中已转向澄迈南部山区溃散,另外五百人被日军击败,海口、琼山两地于十日当天全部沦陷。日军攻占琼北后,以一部兵力转向文昌、定安县境,于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分别攻下清澜和文盛(此地现名不详姑且认为是定城)二地。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华南派遣部队(舰队和陆战队),在二十一军部队的协同下,于二月十四日傍晚前,由海军陆战队和航空兵联合展开行动,在海南岛南部三亚登陆,不久三亚至榆林港等南部沿海地区沦陷。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