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会为一些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缺憾扼腕叹息 以“假如那时(或假如他······”为题作文反思修正的角


假如岳飞没死。。。

一代抗金名将岳飞39岁即被赵构、秦桧联手杀害于临安风波亭,死时特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大呼冤枉。其死,对于赵构,秦桧而言,扫清了对金和议偷安的最大障碍。对岳飞而言,则也算“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不但会让后人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且每当在外敌入侵“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热血儿女常以岳飞为民族英雄之第一楷模,雄赳赳、气昂昂、赴疆场、抗强敌。其榜样的作用真是无穷无尽的大矣!然,白居易有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是当时便身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吾曾思之,如赵构,秦桧“难得糊涂”,岳飞侥幸躲过一劫,其后半生又将如何度过,现根据岳飞的家庭成分、思想品德、一贯表现、个人喜好,大胆求证如下:

一、做“韩世忠第二”——得过且过、颐养天年。这个前提是岳飞首先应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坚决不当出头椽子,泯然众人矣。“抗上”改为“顺上”,积极拥护领导赵构对金和议大计,领头上书,对和议大计举双手双脚赞同,并不需“杯酒”,就自释兵权。对中,与秦桧暗送秋波,频戴高帽,公共场所大讲特讲秦丞相为建设“安定社会”忍辱负重,作出了突出的、重大的贡献。对下,大力开展“思想改造运动”,亲自撰写了《论“曲线救国”的必要性》、《论和平演变金国的可行性》等文件,下发全军,坚决贯彻“和平、奋斗,救大宋”的建军方针,使部下心悦诚服,步调一致,乐得“暖风熏得心儿醉,直把他乡作故乡”。如此这番表演之后,上下皆大欢喜。赵构、秦桧大喜,封岳飞为“定国公”,置宅临安,厚禄养之。岳飞也乐得自在逍遥,业余无事,组织起来“宋词协会”,自任会长,不时出版《满江黑》、《白日放歌需纵酒》、《扬柳岸晓风残月》等词集,过上了幸福而腐败的高官生活,年近花甲时才驾鹤西归!

二、学习赵匡胤,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先权臣后皇帝。

这就说来话长,做来也事长。先是岳飞在赵构秦桧双重打击下,蓦然回首,顿时醒悟“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正确性。于是上下活动,自枢密院潜回军中,再掌兵权,借全国上下痛恨秦桧奸佞误国的“东风”,打出“诛秦桧,清君侧”的旗帜,誓师起兵,发动“靖难之役”,传檄四方。一路上势如破竹浩浩荡荡直奔临安杀来。赵构无奈,诛秦桧以求和,岳飞胜而入朝,大权独揽。“挟天子以令诸侯”。初有意出兵北伐,迎回二圣。但“此一时,彼一时”,“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南宋的财政问题、军事问题,少数民族问题,公务员建设问题纷至沓来,岳飞应接不暇。虽“有心杀贼”,但“无力回天”。不得已放下雄心,丢掉壮志,大力倡导“攘外必先安内”,与金再开和议。几番周折“划江而治”,飞回过头来重振内政,只恨人生似白驹过隙,转眼老之将至。暮年的岳飞再无“志在千里”之雄心,患得患失,常思自己百年之后,子孙如何持盈保泰,永安富贵。部下洞察其心,暗设“筹安委员会”,大选祥瑞,大编童谣,宣传“岳氏当兴,赵氏当亡”,飞充耳不闻。一日,飞大醉不醒,众部下聒噪而入,将一黄袍披于飞身上,拥戴万岁之声之冲云霄。飞推辞再三不得,受之。筑“禅让”台,从赵氏手中接过皇帝大印。为防金国干涉,特派使节与金签订“二十一条”。赠币送银,纳土称臣,金国也欣然承认新政权的合法性,两下自此相安无事,和平共处,百年有余!岳飞在位十年后驾崩,谥为武帝。

三、以“祖逖”自许,独立北伐,忧愤而死。

岳飞察南宋朝中,皇帝宰相均不能支持其“北伐”大计,简直是“竖子不足与之谋”。遂萌发独立“北伐”之志向,自武昌渡江,以所部10万兵力,发动“第二次北伐”战争。但无皇帝之圣旨,属擅自行动,“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其它南宋军队隔岸观火,无兵相帮。“岳家军”只能孤军深入,后无粮草,前有阻兵,更重要的是,因有上次“岳家军”仓促撤退,金兵大肆报复的教训,战线周边百姓均等待观望。岳家军得到的兵源给养少之又少。在金兵和南宋军的双重打击之下,孤掌难鸣,坚持半年后,全线溃退,铩羽而归。岳飞忧愤难当,口吐鲜血,死于军中,临终前高呼“渡江、渡江”。飞死后,岳家军壮志难酬,四散飘零。

四、出家为僧,终老山林。

岳飞眼看自己也年近不惑,当年那“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人生理想早已被“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滚滚红尘所湮没,而自己却“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常常“悲从中来,不可断绝”,悲叹之时,常到灵隐寺中谈经拜佛,以求超然,久而久之,看破红尘,终封印挂冠而去。不久成为“独善其身”的佛家弟子,访灵山,游名刹,朝听晨钟,晚闻暮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清心寡欲,享受百年。

本文标签: 问题 南宋 皇帝 渡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刘淑芳宝贝原唱

下一篇:紧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