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字,四句话,奠定荀子的历史地位,是什么呢?


荀子(大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的赵国人。

中国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所以又被叫做孙卿。曾经三次当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来又当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于我们熟知的儒家思想不仅很大的带动作用,在的人性问题上:

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1.天道自然的思想

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2.“天行有常”的思想

荀子认为,天并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必然和存在的,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

3.“天人相分”的思想

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职能,“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礼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天论》)。就是说自然界有着自己的而规律,我们需要去遵循。

4.“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在荀子看来,与其相信所为的"天“力量,去思慕它,歌颂它,等待所为的“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们服务。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是“慕其在天者”。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是有主动性,去了解自然规律并运用才是真理。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