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酒在发展历史上是如何取代浊酒走进主流圈的


其实浊酒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以大米发酵酿造的酒水的主要形态。在日本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杜甫有“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这样的佳句,还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知道的“一壶浊酒喜相逢”。

主要原因是彼时的酿酒技术还不够完善,所以酒里还留着酒糟。——那时候的过滤只能是粗过滤,成颗粒的米渣或许能滤走,但很细微的、粉状的米渣则没办法完全去掉,导致酒体都是白白灼灼的,有点像牛奶(但颜色稍淡一些),如下图。

其实从浊酒到清酒,唯一需要的一个步骤就是:细过滤。

后来在平安时代(794-1185年),专事酿酒的僧侣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不需要什么高科技仪器,只需要灵机一动……他们想出来的过滤方法是:

布袋!

把酒连着酒粕装到布袋里,放在一个大桶,通底开个洞,连根管子到另一个酒桶,然后在装满酒的布袋上压上石头,清澈的酒就哗啦哗啦地流出来啦。

为了区别与浊酒,他们被命名为“清酒”。

至于清酒为什么能取代浊酒成为主流,原因是——视觉,看着清清亮亮的;口感,喝起来滑溜无比,不像喝浊酒那样舌头上有颗粒感。

本文标签: 过滤 主流 取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