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釉陶的历史传承


会理绿陶的兴旺发达不是偶然形成的,有人类生存发展的地方就有陶瓷的生产发展,会理绿陶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

会理制陶业发展历史久远,从汉代开始就有了陶器。现今发掘于会理县南阁乡境内雷家山西汉古墓群,面积约4200平方米。在清理发掘的一座残墓中出土了70余件器物,其中陶器30余件,主要有罐、高足杯、尊形器、纺轮等。纹饰为三角戳印纹、刻画弦纹、水波纹。可见,从汉代起,会理制陶就有了一定发展。

从考古资料了解到:位于会理县老街乡石厂村五组地处长山梁子南坡的碗厂湾瓷窑遗址,总面积9311平方米。在长山梁子的三条山脊上分别建有窑子,窑炉为龙窑。器型有碗、盘、杯、碟、饰件等。经初步确认该窑遗址的烧制应始于南宋晚期,鼎盛于元、明,属南方龙泉窑系。

会理鹿厂镇的鹿厂瓷厂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而闻名。《会理州志.山川》(清同治本)即有“白泥山,三十里在鹿厂”的记载。厂后山的白泥山陶土储量约455万吨,厂址附近老拱山的孔雀石、沙河铺的方解石、明星村的白硅石、凤山营的赤铁矿以及红泥、白泥等辅助资源也极其丰足。据旧档案记:“民国三十八年有陶业48户,工人127人,年产值48500元”。产品以绿陶为主,年产日用陶器三十余万件,产品除供应本地外,还远销元谋、永仁、禄劝、西昌、德昌、宁南等地。解放后陶瓷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购置了球磨机、练泥机、压滤机等机械代替人力畜力,生产效率大为提高,经解放前夕陶瓷专家向建三和四川美术学院师生的技术指导,艺术陶瓷产品质量有大幅度提高,1982年,鹿厂瓷厂产品获省旅游产品金、银牌。1984年获国家轻工部和四川省政府优质产品奖,时任省长蒋明宽为瓷厂题词“雄居世界”四字以资鼓励。四川画报、民族画报、四川日报等各大媒体均对瓷厂的工艺美陶作了专门报道。至1985年,鹿厂瓷厂年产陶瓷157万件,产值58万元,其中工艺陶产值18万元,产品销往省内外,并漂洋过海,远销国际市场。

1958年,会理县政府在原陶瓷专家向建三创办的华宁瓷厂基础上创办益门瓷厂,将名为陶瓷生产合作社的原鹿厂瓷厂作为车间并入,发展成为拥有三个生产基地,5个车间,740名职工的规模,后因故解体,鹿厂瓷厂回复为集体所有制并更名会理县美术陶瓷厂。此外,会理农村还有生产粗陶等季节性副业的传统手工艺,土法烧制缸、坛、钵、罐、砂锅等数十种,其釉色棕黄,也有无釉原色土黄陶,造型古老原始,近似出土文物。

古往今来绿陶一直沿用天然矿物作釉、原料,其中还加入植物灰等成份,经高温烧造后致密度高、声音清脆、无铅无毒、耐酸碱,各种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呈色、混熔、结晶,富于变化,可谓“入窑一色,出炉万彩”。

本文标签: 陶瓷 发展 产品 四川 生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