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义乌


疫情期间外国封城,给“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020年一季度义乌市出口额为510.3亿元,同比下降14.7%。按照2019年,义乌全年小商品市场实现交易额达4583.1亿元的规模来看,这次疫情对于义乌的七万多商家而言,打击不小。

K.N.眼镜的金灿灿说:“其实我们不怕客户来不了中国,这么多年,我们也积累了那么多老客户,怕就怕在客户所在的国家还在封国,他们自己的经济没有恢复。”

在讨论义乌转型方向之前,咱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义乌的发展史。

义乌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的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它以产品全、质量好、价格低廉闻名世界,“义乌模式”也成为各国研究城市发展方向的典范。

但曾经,义乌却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县。

昔日,义乌这片土地上,有着“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七山指的是它的地形地貌有七分是山地和丘陵,这样的环境导致义乌这个地方资源匮乏,交通十分不便,当时义乌民众的生活条件非常差。

后来,改革的春风吹到义乌时,这里的居民发挥了自己的勤劳、吃苦耐劳的精神。

义乌的居民挑着货担,摇着拨浪鼓,他们用双脚走到不同的乡镇,然后喊着“鸡毛鸭毛换糖喽……”的口号,获取微薄的利润,因而义乌的货郎还得了个“敲糖帮”的名声。

《义乌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时,本县就有农民于每年冬春农闲季节,肩担‘糖担’,手摇拨浪鼓,用本县土产红糖熬制成糖饼去外地串村走巷,上门换取鸡鸭鹅毛、废铜烂铁,以取微利。”

凭着自己的努力,义乌的居民们逐渐打响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名声,义乌居民也由路边摊式的经营模式,逐渐转型为商贸城。

义乌居民也从买全国小商品,到卖全国卖全球,他们出售的商品也从卖残次品到卖品牌货。

一步步走来,义乌居民用40年时光,创造了一个奇迹,如今的义乌早已享誉全球。

但成也外贸,败也外贸,疫情爆发外国封国以来,不少义乌商家表示:“疫情开始之后,订单量整体下滑差不多一半。”

居安思危,穷则思变,面对如此局面,不少义乌商家开始思考起转型的问题来。

发展“地摊经济”转内销,或者与阿里巴巴合作借助阿里的外贸销售渠道破局,成为了义乌商家当下热门的两种转型思路。

义乌将推动商家搬到阿里国际站,一年将引来500万采购商。阿里国际站还要办一场专属于义乌的全球首个小商品线上展会。

命运从不辜负努力的人,相信在本次挑战面前,义乌也能打破僵局,一飞冲天。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